五行纹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五行学说来自于古印度,而古印度的计数方法只有0到9这十个数,要表示更大的数字就不可能用十进制,而要采用其他的方法。于是他们采用了“位值法”来表示较大的数字(这个方法中国人也很熟,就是“万字位”的发明)。所谓万位的意思就是把一个数字分成若干个位,每个位代表一个十位的数字;把每一个位上的所有数加起来就等于这个数。比如56789就分作5678和9四个位,每个位上的数字相加等于56789。为了表示更大一些的数,他们把10个位组成一组,每组中的数加起来的意义就是这个数的含义。这样,56789就可以写成(5)6789或者5678(9)。
当这组数的最后一个数为9时,为了区别是十位还是个位就用字母来标记最后的两位数——这就是“大衍之数,四十有九”的来历了:56789读作五十六亿七千八百九,而当最后一位为9时,这个数56789读作五十亿六千万七千八百九十或五十五亿六千七百八十九。 随着组数的增加,这种书写方式非常繁琐,于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就简化了这种写法,只用每组数的首位来标志这组数,每组数首数的连乘积就是该数,这样56789可以记做5×6×7×8×9=56789,而这个数读作五亿六千七百万八千九。这种记数方法显然比“四位分法”方便得多了,而且这种“首数法”正是我们现在使用阿拉伯数码2.3.4.5.6.7.8.9的来源。
而在数学中,特别是代数中,经常需要将两个、甚至多个数字相加减,这种情况用现在的十位数字系统很麻烦,而采用古代的数字体系就变得很方便。因为古代的数字除了用于记数之外还用于表示位置(即现在的第几位数),因此只要根据某一位的数字就能知道它在整个数值中所处的位置,这样两位以上的数字相加减就只需按位相加减就行了。如5678+1234=6812,先确定5678在百位和十位上各有一个数所以5678+1234就等于在百位上加1,在十位上减4,结果当然等于6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