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的五行指什么?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道教理论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吕氏春秋·季夏》:“土曰育物,金曰禁杀,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汉代的刘安等撰写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得更详细: “天分阴阳,地分刚柔,高下各有分理,故四序之运,各从其令,日月经天,阴阳类汇(会),形有固植,气有定位。是故五岳相应,四渎相承,江河海薮,渊泉陂池,山泽林薮,川原丘陵,风雷云雨,霜雪雹霰,莫不各有分理,而形性异类。是故谨察阴阳气之常,而知四时之生杀,功成者衰,行陈者新。阴阳相求,终始周遍,莫知其计。” 这五类物质分别对应着五种基本的宇宙运行规律——生长化收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它们也相应地对应着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当然,这里的“金”不是我们现代科学所定义的金属元素而是指一种行为或作用。
那么为什么会用五行来表示这五种自然界运行规律呢?因为古人观察发现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大自然界的运行是有一定规律的并且这种规律是有周期性的,比如日月的盈亏和四季的变化。而这种周期性的变化是循环往复的,就像是一个圆圈一样永无止境但又始终存在着起迄点,所以是“圆运动”。这种圆运动的规律在自然界是无处不在的因而也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社会领域和人自身的生理方面。所以,五行其实也就是对这种自然规律的抽象与概括。 用“金”“木”“水”“火”“士”五个字来命名是对应的五种自然现象(金生水,草木繁茂似森林)或是说象征五种物质的运动状态,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而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更是认为人体是由“天人合一”的,人的精神气血津液等的正常运作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季节变换和昼夜更替会在人体内引发相应的反应从而产生所谓“春困秋乏”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