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算命有道理吗?
我初中的时候学过三年周易,对五行的理解,应该比一般人更深一层吧。 很多人谈五行,就只懂金木水火土这么几句。其实五行不仅仅指这五个元素,也代表五种状态——这就是古人说的“五行相生相克”中的“行”字,它代表的其实是五种状态。比如水在土壤里面,就是死水;水在地表流动,就是活水;水结成冰,就变成固体了……所以古人用五行来解读万物,实际上是指这五种状态。
至于这个状态是增加还是减少,那就涉及到阴阳的问题。以水为例,阴水是地下水,阳水是地表水。因此阴阳水的看法,就关系到在身体当中,什么属于阴,什么属于阳。 在中医理论里,一般把脏腑分属五脏(脾、胃、肝、胆、肾)为阴,六腑(食道、胃肠、胰腺、胆道、膀胱、血管)为阳。这样,在身体中,就应该阳盛阴衰。那么,自然界的水,应该是阳水多,阴水少。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水要流动起来。
如果水在身体当中,处于“死态”,不动不起来,就会生病。因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部分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全身的功能。 比如说中医里面讲“火郁症”,这个火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火,而是身体里的阳气过盛,就像火烧一样,让人难受。治疗这种病,就要泻火,让亢奋的阳气下降,疾病自然痊愈。用火属性来说明症状,用寒水来治疗,这在中医理论里叫“子病母治”。因为人体的火气,来源于脾胃产生的阳气,而脾胃属于土,土克水,母能制子。如果用寒水来浇灌干柴,自然就能灭火。
五行生克之说,其实质是古人对自然和人体观察而来的医学智慧。将五行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是古人将宏观世界与人体相结合的重要医学模型。
其实,不仅医学将人与外部环境相联系,我国的诸多学问莫不如此。中国古老的文明之光,从上古时代就开始向我们展现无遗。
在对五行生克规律有一定的了解之后,不妨将其规律与我们的五脏对应一起记牢,分别是:
木克土,对应肝克脾;木生火,对应肝生心;火克金,对应心克肺;火生土,对应心生脾;金克木,对应肺克肝;金生水,对应肺生肾;水克火,对应肾克心;水生木,对应肾生肝;土克水,对应脾克肾;土生金,对应脾生肺。
在学习五行生克规律的时候,要牢牢把握两条重要规律,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比如肝生心,所以肝是心之母脏,心则为肝之子脏;我克者为我之泄,克我者为我之侮,比如肝克脾,所以脾在肝位为我之泄脏,而肝在脾位为我之侮脏。按照这样的规律,则所有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及相对应的五脏之间的关系都掌握了。
在学习了五行生克理论之后,很多有中医研究兴趣的朋友们开始跃跃欲试,迫不及待的想尝试给自己或其他人诊病。在这里要给大家打住这股“诊病热情”。
五行生克理论,是中医最为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只有真正掌握了五行生克理论,才能学好中医,用中医理论来给我们自己或他人治疗疾病。因此,在这里向广大有中医学习兴趣的朋友说几句题外之语。
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和中医典籍的包罗万象,是令从事中药研究的人感到畏惧的。由于我国古代的中医典籍浩如烟海,因此,要想在短短的一生中学完这些典籍、精通中医并用中医为自己及他人治病来看,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能够将中医典籍中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本书深钻进去,弄懂了某一学科或某一本书,并能运用到实践当中来看,还是可以实现的。因此,我的建议是对于有中医学习兴趣的人们,挑选中医典籍中最为经典的著作,如《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
以上书籍,无论怎样也要将它吃透了,这样对于中医的精髓才算掌握了一些,对中医和中药也才会有一些发言权。而如果想学全面中医,我建议你进中医院校接受教育后从医。在中医院校系统学习的中医学生,毕业后至少也要再实践10年左右才能具有较高的医德、医术。因此,对于多数有中医学习兴趣的人来说,想自学中医并为自己和他人看病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