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木位在哪里?
“东方属木”,这里指的是季节,而不是方位。古代认为,四季中春气旺盛,主生,属于木;秋天阳气弱,主杀,属于金。所以春天生长的万物,代表的是木。 至于东,是太阳从地球上的方向,与四季无关。但东方又被称为“青龙方”。因为春天在八卦中属震卦,而震卦的象就是龙。于是,龙就变成了东方的象征。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把绿色植物放在东方了。植物在春天生长,正是木的位置,绿色的树叶也象征着茂盛的植物。当然,如果非要说成都是树,那也可以。毕竟南方也是树最多的地方。不过,那样就完全说不通了。为什么呢?
因为南方的主气是暑热,而夏天生长的万物,属于火。木生火,自然应该把绿色植物放在南方。这是符合自然现象的。 而西方被作为白虎方的理由,也很简单。古时候认为,日落之处是西方,而日落之处,正好是秋天来临的地方。到了傍晚,人的视线被日落的余晖所遮挡,就看到了西方的天边有红色的火焰,也就是所谓的“火烧云”。这象征了秋气的到来——肃杀之气开始弥漫。 所以古人认为,西方属金,而且有杀气。于是白色、金属性的事物,都被放在了这里。
至此,五行相生的顺序就确定了: 木→火→土→金→水→木 其实这个相生关系很容易记住。只要记住“木火土金水”这几个字即可。这就是中医理论中所谓的“子午流注”法: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 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旺,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旺……
五行者,乃五大元素之至精者也。世间万物,莫不出自五行之用。五行者,皆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相克相生焉。故,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能生木。五行相生而成世间万物也,五行相克而使万物又归于五行也。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而五行居其中,得天地之灵气,通自然之玄妙也。
五行者,木为骨干,土为基石,金为饰物,火为神灵,水为生命之源也。盖木者为生命之原动力,如人之脊梁也;土者为生命之依托,如人之家园也;金者为生命之荣耀,如人之功勋也;火者为生命之灵气,如人之灵魂也;水者为生命之本源,如人之血脉也。五者缺一不可,五者之精乃五行也。
五行之精,藏于四方,东者,木也;西者,金也;南者,火也;北者,水也;中者,土也。木者,东者也,东方者,日出之地也,如人之生也。火者,南者也,南方者,夏热之地也,如人之壮也。金者,西者也,西方者,夕阳之地也,如人之衰也。水者,北者也,北方者,冬寒之地也,如人之死也。土者,中者也,中央者,四方之枢也,如人之终也。
五行之用,唯平衡尔。当五行之气失衡,则世界遭殃,生灵涂炭,如火过旺则水干,水过旺则火熄,木过旺则金折,金过旺则木枯,土过旺则五行皆困。然五行之精,能调和五行之气,使天下太平,万物共存。
夫五行之精,木居东方,东方者,生机盎然之地也,如春回大地,百草复苏,万物生长。木者,其色青,其味酸,其声呼,其形长,其动为握。东方者,肝之位也,人之情志也,故木者,人之情也,通于肝也。肝者,主疏泄,调畅情志,藏血也。木者,发散之象也,故木旺则肝旺,肝旺则睥弱,木克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