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什么五行属性?

穆玉穆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相生相克其实是古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得出的,其中相生尤其重要。 什么是生?什么是克? 生就是成长、生出、生长的意思;克就是枯萎、衰败的意思。所以相生其实就是指成长过程中相互依赖的关系。比如木生火,是因为木燃烧会产生热,产生热就会产生火,于是乎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生生不息的关系。而土培木,则是源于树木的生长需要土壤的支持,所以土生木。 而水克火,因为水可以灭火,于是有了水火不相容的说法。而金克木,则是由于树木的生长期需要水分和养分,而金属的矿石主要来自于大地,因此可以说金克木。

那么为什么没有土克水的说法呢? 这是因为在相生的关系里,有土扶助的水会泛滥成灾,反而没有了生机。而在相克的关系中,有水抑制的土才会稳固。 于是才有了“水土不争”这句民间俗语。

其实五行之间的相生不一定是单方向产生的。往往是因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比如木生火,实际上是树木的种子通过阳光的热量转化成能量升华为草木,此时如果没有空气的流动,也就没有火的出现(当然这里的火不是化学中的火)。同样土培木也是来源于此,如果缺少了水和土壤的配合,植物也无法生长。 反之,火生土也不是单纯烧灼成的热量导致了土的形成,而是高温使地面上的水变成蒸汽上升,再通过云层的水气蒸腾成雨,汇集到大地上,继而形成了土。所以说火生土实际上也是相生的必然结果。

沙家伦沙家伦优质答主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世界所作的解释,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我们把这些物质概念称之为五行。五行学说概念是气,认为宇宙间众多的'气'可以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的性质、特性、功能和作用,此五种物质均可由'气'变化而来,而五气之间又各有其不同的特性及相互关系。

'五德终始说'的提出者是驺衍(或作邹衍)。《史记》中有两处提到他,一是《孟子荀卿列传》,一是《封禅书》。

《孟子荀卿列传》中记载,驺衍乃齐国人(按齐国人主尚阴阳五行),因为喜欢谈论'怪迂之术'而游说不行于中国(指长江、黄河、淮水流域及山东半岛这些当时先进文化地区),故往游燕、赵之地。'燕、赵,地辟人陋,以客锥,人主谦让,稍进其辞,未尝陈其奸利也。驺衍以阴阳大运变化论,以为「天地不经,万物不生」,大运所至,未可为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