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五行中属什么?

岩花珠岩花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很高兴能有机会讨论这个问题,对于五行学的了解,我尽力把自己所学所悟传授大家,让大家也能有所收获,但限于水平,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大家给予指正! 对于五行的属性,我们一般认为金克木、木克土、土生金、水克火、火克金;还有一种是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这两种不同的属性搭配在命理学中造成了诸多分歧,到底是哪一种为正确呢?笔者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以及实践验证,得出结论:第一种属性搭配是正确的,第二种属性搭配是错误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听笔者一一道来。

首先从哲学角度来分析,事物的本性是不容易改变的,例如水的本性是向下,所以水主润下;金的本性是洁静,所以金主义气;火的本性是向上,所以火主炎上。。。那么五行的本性和他们的相生相克应该是一一对应的,金克木,是因为金的本性可以克制木材的生长;水生木,是因为水滋养了树木的根系。如果水生木,木克土的话,那不就是水生木,然后木又返回去生了土吗?这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

其次我们看中医理论体系,中医把五行分为“木火土金水”五个层次,而把人体器官也划分成“心肝脾胃肾”五个部分。为什么这样分呢?就是因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与克的规律。如果火生土的话,那么火就应该在土的上面,而事实上,心位于膈肌之上,离心火最近的是肺,而不是脾(土),这是因为心与肺都属于阳盛的热性体质,而脾胃属于中性或凉性的消化功能器官。如果金克木的话,那应该是在金之上面的肺来制约木之下面的肝胆,但事实上却是脾胃(土)制约了肝胆(木),这恰恰符合了中医的脏腑阴阳理论。所以说五行属性的第一句话“金克木,木克土,土生金,水克火,火克金”是有很深道理的,也是遵循着事物本性的。而第二句话“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却是没有根据的假说。

最后我们来考察一下古人建立的五行生克链条,也是支持上述观点的。古代先民为了建立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把五行分成“水木火土金”五组,每组阴阳相生,最后一组火土金是阴阳相克。如果五行属性是“火生土,土生金,金生子水,水土克火”的话,那就有了阴阳互生的漏洞,因为在火的一组里,木能生火,而在土的一组里,火又能生土,这样不就有阴阳互生的混乱现象出现了吗?而如果五行属性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壤金,水克火,火克金"的话,那么在每组内都有阴阳相克的关系,而且最后一组的阴阳属性也相符,这样就杜绝了阴阳互生的漏洞。所以五行属性应该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壤中气,水流灭火,火克金”!

冼楠漫冼楠漫优质答主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字在甲骨文中是这样写的:木、火、土、水。这是最原始的五个文字,是象形字。这五个字都是人类从大自然和生命繁衍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符号,而不是文字学家杜撰出来的。

木字,在甲骨文中,是个象形字。像十字架立在土地上,又像繁衍不息的子孙,又像树木,又像男性生殖器。木字下面那点,是个火字。其本字应该是:。(像木头燃烧成火)

火字,在甲骨文中是个从上往下看,熊熊燃烧火焰的象形字。是太阳的抽象写意。木字下的火字,表示木生火。人和木都在地球上,在太阳底下生存,都离不开太阳,没有太阳一切就会灭亡,只有木,只有土,只有金,只有水,它们也会灭亡。这就是五行学说中,提出生、克、乘、侮(即相互制约和平衡关系)的根据。后来为了好写,就把火字,改写成现行的火字了。

土字,在甲骨文中是个象形字。像人用棍子在土地上画了一个"大"字。土上面的"大"字,就是人的一个正面形象。大字两边的两长点,不是腿,而是从头部到脚部的两根能量辐射线(磁力线),辐射在地下(就是土地上),表示人与土地的密切关系。古代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天地,五脏就代表五个方位,肝属东方木,心属南方火,脾属中央土,肺属西方金,肾属北方水,这五个字是人体五脏的抽象写意。现在医学上把人分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就是从这个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这个思路是中医的基础。

金字,在甲骨文中是个象形字。它既不是金子,也不是金属。它的本字应该是:。它表示的是古代农业社会中使用的木制农具和兵器。金和木是相辅相成的一对矛盾。木字下的一横,是个一,一就是阳。阳金,就是阳刚之金。这个字也是一的变形。金字上面是个二,就是阴,就是二阴。金下为一阳,金上为二阴,表示一阳制二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种阴阳思想,也是中医的基础。就是一加二,等于三。三,是个阳数,是个从大母神生殖器演化出的一个象形字。这个字既像繁衍不息的子孙,也像树木,也像河流。木字下面的火,也是从大母神生殖器变化出的形状。就是说火在木下。这是五行中的另一种说法。火上有土,表示,火离不开土,不旺。用现代的话说,这表示,火被土埋没,不旺。

水字,在甲骨文中是个象形字,像汹涌奔腾的江河水。水字上面的折线部分,是个木字。木字下面是个火字。表示水在木火下。这是五行学说的又一种说法。现代人为了好写,把木火两字给省略了,所以造成了人们对水字本意的误解。其实从字源学角度很容易理解,五行既然是古代人们总结出来的生命繁衍规律,与人的五脏功能是相通的。木即为肝胆功能,火即为心功能,土即为脾胃功能,金即为肺功能,水即为肾功能。这是中医的基础。也就是说,五行是中医理论的源头。

从字源学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人的字典中,这些字就是这几个意思,并不包括其它意思。我们不能根据字面上的理解去解释古人的思想,应该根据古代字体的本意去理解古人的本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中医的理论。这样才能理解木、火、土、金、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客观物质,而是抽象的东西。这就是中医的奥秘。这个观点在《左传》中,已有记载。《左传》昭元年曰:"火、木、金、水、土,故为五行。"这段话已经明确指出五行的本意了。现代解释五行,有的说指五种气,有的说是五德,这都要读通《左传》原文之后才能理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