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几画五行属什么?
字源: 象形,像垂下之柳的枝叶,“止”本指“树根上的枯干”(即枝杈)而抽象出表示“停止”的意思;“正”则由“止”加“一”构成,“一”意为“地面上的植物”,整个字表示“地上的树”(即灌木或乔木)。
“股”的字形演变如下: 注:字形演变过程取自《古文字構形學》。 目前通用的简化字“股”是由繁体字“股”简化而来。1956年前使用的“股”字是左右结构,1956年以后改为上下结构。
康熙字典笔画为13划,现代简体美工笔画数均为14划。 五行属性: 《尚书·洪范》中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的记载,这是古人认为的五大元素(后来道教把它加以改造,成了“水火木金土”,顺序也颠倒了),中医理论中也有“肾属水、心属火、肝属木、肺属金、脾属土”一说。 那么股的五行为什么呢?先来看看“股”字的五行属性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做何解释——
甲骨文字形如树干上垂下的枝叶,从甲金文到小篆这一形态一直未变,故股的五行应当从甲骨文字形来解释;而金文的字形虽然变化较大,但是仍可看出其上部为枝叶,下部为树的形状,所以股的五行依然应该被看作是水属性的。
再来看“股”字的五行在古代书籍中的具体记载—— 《汉书·律历志》:“木得阴而成,数五,所以记日,故为五行之首,日月所终。”又“春分,月离于卯,昼渐长,夜渐短,日南至。”
《晋书·律历志上》:“木德之始也……日冬至,月在尾宿,阳始受气,虽未极盛,然阴气既消,故曰大明升。”
以上记载可见,古代的五行学说当中将月相的变化同五行属性相联系,并且是以木属性为先,因为春季三月(指农历三月,非公历三月)有木旺之象。而“股”字在春冬两季月相变化同属于木(东宫),故股当为木属性。
然而到了汉代以后,五行学说逐渐混乱,前后矛盾之处甚多,例如——
汉代许慎著《说文解字》:“水,北方之行。”“火,南方之行。” 而同时代的刘歆著《山海经》注释却提到:“河水,太行之一山行也。” 把水和火置于南北二方,把木和金置于东西两边。这显然是与先秦诸子的观点相违背的。
另外,《礼记·月令》有“孟春,土王”,“季秋,土事勿作”以及“仲夏,树木方盛”等记载,土在四季皆有体现,这与东汉班固等人撰写的《白虎通义》当中所说“中央黄色,正位,土德之常”一致。而在明代王廷相所著《雅述·上篇》中则提到“土无正色,故随四方而行。” 显然,后人对五行学说的解读是存在分歧的。而这种种矛盾之处,想必也是随着历史发展而慢慢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