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缺什么不宜出门?

利远哲利远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趣,先和大家分享一个真事。 前两年,我师父在收徒传艺期间,有一个弟子由于身体原因未能及时回山中拜见。几个月后,那个弟子身体康复,前来拜师,当时师徒二人正在山上采药。我问起师傅为什么没有下山相迎,师傅说,“他身上有阴气,我没有下山迎接,就是怕被沾上。” 我问,“师父,什么是阴气啊?” 师傅说,“阳气生万物,阴气成万物;世间阴阳相济,所以才生生不息。这个徒弟因为身体缘故,久病缠身,元气大伤,身上阴气就重了。而刚刚采的草药,身上阳气十足,我怕被他的阴气污染,就不下山的。” 所以,你明白什么叫阳气不足,阴气过重了吗? 首先明确一点,中医讲的阴阳和易经八卦中的阴阳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中医讲的阴阳是相对而立的两个属性,阴代表寒、凉、血、静等具有抑制、消亡或下降倾向的属性,阳代表热、燥、气、动等具有生长、兴奋或上升倾向的属性。

现在的人普遍阳气衰弱,主要原因就是生活和工作压力大,过度劳累,熬夜,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阳气不能正常生发。另外,环境的污染,冷气的盛行,人们为了御寒穿太少,吃太多的生冷食物也会伤及阳气。 再来看你的问题,你说,“今天农历九月十九,早上起床感觉浑身没力,头痛欲裂,脚发软,好怕是病了…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你已经回答了自己的问题。身体虚弱,阳不胜阴,所以有乏力、困重、头痛如裂的表现。治疗就应该扶助身体的阳气,祛除身体内部的阴气。

回到你的问题,你认为你应该多晒太阳,多吃羊肉,多喝白酒来补充身体的阳气,减少阴气的侵袭,这是正确的治疗方法。 但是我不建议你用药物的方法来增强身体的阳气,中医有“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只有当身体出现阳虚的时候才需要补充,而现在你的身体没有表现出明显阳虚的症状,此时你用辛温助阳的药物,就好比别人都穿着短袖短裤,你却给一个瘦小的人穿上羽绒服,这不是雪中送炭,而是揠苗助长!用进废退,用温助阳,阳气越积越弱,身体阴阳更失衡!

仰怡可仰怡可优质答主

在传统民间文化和观念里,五行有缺会使人和事物受到牵绊。对于人这一生的运势来说有一定的阻碍。而在出门这种看似平常的小事上,五行缺什么也是需要有一定的忌讳和提防的。五行缺什么不宜出门这个话题,其实是很值得商榷的,因为每个人的五行,每个人的缺行是不一定的,而且五行在不同年运是会不断的消减和增强的。所以,今天这里只能做简单的介绍,大致讲解一下五行缺什么不宜出门的说法。

最常听到的是五行缺火不宜在冬日里出门。因为冬季五行应“水”,而“火”行怕“水”行,所谓五行缺火的人本就好水火攻,所以出门会容易遇上比较严重的水灾,而且不宜远行。同样的五行缺金的话,在夏天则不宜出门,因为夏天属火,火克金,缺金本身对于其五行来说是有损运的,如果再在夏天出行的话就更容易碰到大水或是火患等风险,对自己健康和事业都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而缺木的人在秋天则不宜出门,虽然不一定会碰到什么严重的问题,但会比较容易碰到一些烦心事和麻烦事,容易上火,导致精神状态不佳,也会使得自己的事业和工作受到影响。

还有很多人认为五行缺水的话,不宜在午后出行,午后属阳,而水本就忌阳,所以缺水之人如果在阳气最足的午后出行的话,就很容易会碰到意外和危险,或是会碰到一些比较倒霉不顺心的事情。五行缺土的话也是一样,不宜在中午出行,因为白天属“火”,火克土,所以出门容易碰到一些麻烦和障碍,而且对于本身五行缺土的人来说,也会影响事业和健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