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谷物是指哪些?

师玉玲师玉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原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基本概念,用来指宇宙间五种物质的存在状态(金、木、水、火、土)和五种现象(燥、湿、寒、暑、衰)及它们运动变化形成的六种情态(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散缓)。在养生学中,它指的是五种颜色(青、赤、黄、白、黑)、五时(春、夏、长夏、秋、冬)、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脏(肝、心、脾、肺、肾)与三焦(上焦、中焦、下焦)。其中的五色、五时、五味与现在的中医理论已经有了一定差距,而五行的脏器则是现在西医所研究的内脏器官。

这里所说的“行”并不是现代意义的运行或行走,而是指某种物质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意思;这个行也不是动词,不要把它理解为“进行”。这里的“五行”其实是一个名词性词组,它的意思就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形状的物质”或者说成“世界是由五种基本形态的物质构成的”。 这种观点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所组成,它们的存在表现于自然界,如金属、木材、水、火焰和土地。这五种元素是可以互相作用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千变万化的自然界。 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是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认知的结果,也是一种极为形象的描述。

当然,这种观点是缺乏科学性的,因为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世界是由物质的粒子组成的,而不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种观点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加以提炼而形成一种具有指导意义的健康生活观,这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大自然仍然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黄帝内经》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就是告诉我们,健康的生理状态是在适宜的环境中(包括时间、温度、光照等在内的时间因素)正确地对待情绪(喜、怒、忧、思、恐),做到劳逸有度(居处),遵循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节阴阳),学会适应环境(调刚柔),这样才能使生命充满活力。

王贺冬王贺冬优质答主

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通常指五种主要农作物。在《说文解字》中写到:“五谷:稻、黍、稷、麦、菽。”现在普遍认为五谷中的菽是豆类的总称,而黍包含小米、黄米等。那么,五谷中分别包括哪些谷物呢?

稻,又名水稻,现在分为籼稻和粳稻两大类。籼稻米长而细,皮薄,透明度好,口感松软;粳稻米短而粗,皮厚,透明度差,口感坚实。稻米是中国人最常用的大米,南方是主要产地。

黍,一般指粟和稷,统称小米,有黄、白等色,去皮后叫小黄米、小白米。其蛋白质含量高,且易被消化吸收,还可入药,有补虚损、开脾胃的功能,是一味较好的药用谷物。

稷又名糜子,也称稷子、谷子。去皮后叫小米,呈金黄色或红褐色,通称小米。“社稷”是帝王祭祀土神和谷神,后来被看作国家的代名词。

菽,豆类统称。有大豆、绿豆、小豆等。大豆有黄、青、黑、褐等多个品种,有鲜食也有干食。营养丰富,所含蛋白质能与肉类相媲美。绿豆可清热止渴,解丹石、食物、金石之毒,鲜豆有青、红两个品种。

麦,有大麦和小麦两大类,麦是北方人民的主要粮食。小麦蛋白质含量在所有谷物中最高,所含营养较为全面,有红麦和白麦两个品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