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五行属性是什么?
1.字源:《说文》:“和,相应也。”“睦,亲也。”表示亲爱、亲近之义。其上古读音为mu6(注①),与“莫”音同形近;近代汉语中仍保留此发音,如“没”读作mo4。现在汉语拼音采用音译外来语的方式标出读音,故mù2。
2.字形结构:上中下结构,部首为足。
3.字性:会意兼形声。
4.字例:唐·孟浩然《春晓》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宋·苏轼《送周朝奉》诗:“南来不见故人,归思浑无歇处。”元·姚燧《风入松·赠西云》曲:“天将暮,隐星沉,月未高,孤雁落。”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清·曹雪芹《石头记》第三十七回:“如今且把‘绿蜡’改作‘绿窗’。”
①关于古音,可参考《广韵》(切音)、《集韵》等书。注意:这些书中所标的读音今已不再使用。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用五个符号或者形象指代五种系统要素,描述事物之间的属性和关系。出自《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一、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互相生发,互相制约,处于不停地运动变化之中。五行学说是以《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
二、五行的特性是①木曰曲直--枝叶条达,有屈伸舒畅、生长发育的特性;②火曰炎上--有温热、升腾的特性;③土爰稼穑--培植、生化、承载、受纳;④金曰从革--属性为肃杀、收敛、清洁、收降;⑤水曰润下--具有寒凉、滋润、下行、闭藏的特性。
三、五行的生克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四、五行学说将人体的脏腑器官归属于五行,并借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揭示和研究人体各个脏腑器官在生理上和病理上的相互关系。
五行与脏腑的对应关系是:木→肝,肝病看左颊(肝之华)青色;火→心,心病看口唇(心之华)赤色;土→脾胃,脾胃病看鼻头(脾之华)黄色;金→肺,肺病看右颊(脾之华)白色;水→肾,肾病看前额(肾之华)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