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属于五行属什么?
鼎,中国古代青铜器。“鼎”字出现在甲骨文里。象形字。其本义是煮食物的器具。古代帝王或贵族祭祀、宴客时所用的烹煮食物的器皿。《礼记·郊特牲》:“鼎,象鼎足,有三足。” 又用作祭品名称。《礼记·月令》:“仲秋之月,天子乃祈祀四海大帝,饮醴酒,命有司放血。”
古书中提到的鼎,有的指铜鼎,如《左传·宣公三年》:“王取锡,铸鼎。”也有指陶鼎的,如《韩非子·五蠹》:“虞舜以尧授之舜也,舜亦以尧授之禹;汤武革命,夏商周继而兴,桀纣失之,禹禹受之,汤武亦然。”“故舜让位予禹曰‘予小子履’,汤让位予武王曰‘予小子履’是也。宋之丁晋公,为相而铸大鼎,用安宗庙。”还有指石鼎的,如杜牧之《过华清宫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注:唐玄宗为了讨杨贵妃的欢心,曾下令迅速从岭南采集新鲜荔枝进贡。)
现在用的“鼎”字,一般表示锅状的器物。
柏函优质答主鼎有三足两耳,三足对应天地人,两耳对应日月,鼎是煮肉盛肉之器,煮熟了的肉叫“鲜”,鲜是大吉之兆,是红红火火的含义。鼎是权利和一言九鼎象征,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见证和传承。鼎在中国的汉字中多用来表示庄重,显赫,大,正当等意思。比如:鼎足,鼎力相助,鼎盛,鼎鼎大名,鼎力支撑,一言九鼎等。
鼎,上面是圆弧形的锅,下面是三足支架,因此甲骨文中的鼎字从“缶”从“木”,缶是“器皿”,下面的木,表示鼎的足。金文的鼎字,上面仍然是器皿,只是形体有别,下面的木字,被改为像足的样子。青铜器的鼎字,上面的器皿部分,形体与甲骨文不同。小篆把鼎字的写法作了比较大的改变:上面是“目”,下面是户(户是古“库”字),这完全是今字的写法。汉字简化时,仍然用“鼎”字。
鼎从“用器”中引申为“大”。《孙子·谋攻》:“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扶夺心。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