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的五行是什么?

秦邵恒秦邵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是古人描述世界本原与构成的方式方法: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这里所说的五形,不是指五种单纯元素的意思(单质是没有的),而是五种物质形态的意思——这就是古代的哲学,和现代科学认识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体系。 所以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因为古代哲学讲究的是世界的本原,而不是说“某某东西是由什么构成的”,这显然是把哲学和自然科学混为一谈了。 不过,虽然古书往往把“五形”解释为“金、木、水、火、士”五种元素,但这个结论是在缺乏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总结下来的,是有很大臆断成分的——其实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中国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提到了五行,但都是作为类属的概念使用的,比如《春秋》言“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见之谓之‘虎’”,这里的“仁”和“智”就不是特定名称,而是代表两种性质的事物了;又比如《管子·心术》里谈五行,也是把五行当做象征属性的概念使用——“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并没有说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元素,因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土”怎么会是构成世界的最后一种元素呢?明显是错误的嘛!

第二、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是由阴阳两个方面组成的,而五行就是由阴阳二者生成的:土居中央,载阴载阳,故能生万物;金五行之一,具有阴的性质,被土所克,故“土生金”;木五行之一,具有阳的性质,克土,故“金克木”;火五行之一,具有阳的特性,被木所生,故“木生火”;水五行之一,具有阴的特性,泄木,故“火克水”;土再生的过程中由于阳极盛阴微,所以生不出什么东西,于是形成了循环;而这个过程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说,就叫作“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中医理论中谈到五行时,也不是指构成身体的五种元素。古代医学家认为人体五脏六腑之气在体内的运动,好比自然界五行之气的运行,因此利用五行来比喻人体脏腑之气,从而构建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但是中医提到的“行”,并不是指空间的“行”,而是指运动的“行”。

皇甫珊珊皇甫珊珊优质答主

在中国古代,服饰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并以不同的颜色、图案,来象征皇帝、王公、官宦等区别尊卑,即所谓“礼服制度”。汉代应劭《风俗通义・旦婚娶》中说:“衣裳,衣,荫也,所以芘(庇)寒暑也,裳,障也,所以障下体也,五色,象阴阳经纬文藻也。”将服饰与阴阳五行、天文地理联系在了一起。

服饰的颜色配属五行,以五色代表方位;天子服饰和诸侯、四夷服饰分别代表五方;礼服的章纹采用龟、龙等动物图案,与阴阳五行神灵相吻合。在《论语·阳货》篇中,就有“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记载。孔子的本意是说,我的学说就犹如四时运行自然不止,万物生化自然无为。其意为推崇大自然的无为而为。然而后世各代的帝王,竟按自己的好恶,借孔子之尊言,在汉以后的历代的礼服制度中,把代表四时的青、朱、白、黑规定为服饰的四时主色,并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