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五行治病用药?
首先,中医理论中并没有五行这个学说。 其次,中西医都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所以“用西方的理论治病”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问题。 最后,西医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如心理治疗);而中药是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两者分属不同的学科,研究方法也迥异。因此讨论“用五行治病用药”的问题没有意义。
如果一定要谈这个问题,可以把视野放宽一些,谈谈中医的“辨证施治”——这一直都被认为是中医最重要的诊疗特点之一。 所谓“证”,可以理解为症状群——就是一组表现类似的症状。比如胃火炽盛,会有口苦口干口臭大便干结等症状;脾阳虚亏则有食少腹胀腹泻等症状。每一个“证”都有其相应的症状群。
所谓“施治”,就是医生根据患者的“证”来选择药物,或给予其他治疗手段。那中医开出的方子是不是可以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来解释呢?比如说,患者有口苦口干等症,可以认为是火旺,火旺则伤阴,故选用知母、栀子清热泻火;因“苦燥辛散,劳劳耗津”,故辅以麦冬、生熟地等养阴之品。如此方是否可称为“君臣佐使”,药物组合是否有依据呢? 当然是有依据的!上面这些药物组合在一起,正是对脾土有补益作用的四君子汤。四味药的药性在此方的具体运用中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正体现了中草药“君臣佐使”的组合形式。
然而问题是,很多方剂都不是由单味中药组成的——如何解释这些中药之间的相互关系?难道这是又回到了“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之类的模式吗? 其实也不尽然。中医讲的“证”虽然是症状群,但它与西医所说的“症”有着根本的区别——“证”是机体在疾病情况下的一种反应状态,它是可以影响机体的脏腑功能和生化过程的;而“症”往往是局部的病变,多为继发性改变。正因为中医的“证”具有整体性和调节性,故而可以通过调整脏腑功能,使病体复归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而许多西医所谓的“症”,往往很难从根本上得到纠正。
所以说,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确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执简御繁”的错误;但它不能像算术一样给以数值计算,也无法像数学函数一样给以公式推算。它需要医生大量阅读经典、体会师承,更需要患者信任医者而积极配合——这才是中医最宝贵的经验传承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