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木是什么颜色?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色,则是根据古代阴阳学说划分的五时配色。 春,色为青;夏,色为赤;季夏(立秋至白露),色为黄;秋,色为白;冬,色为黑。其中,立春至立夏,万物生发,其色为“青”,如同刚刚发芽的青草,充满生机和活力。夏至立秋,阳气极盛,万物荣华,其色为“赤”,就如同大自然中草木茂盛、百花艳丽之时。立秋后,阳气渐弱,阴气始盛,天气清朗,其色为“白”;立冬后,寒气渐长,植物凋零,万物萧条,其色为“黑”;春分至谷雨,天地和气,万物欣欣向荣,其色为“黄”;小满至小暑,阳极气盛,万物竞发,其色为“红”;立秋至寒露,金旺之气开始盛行,万物成熟,其色为“白”。
四季五色是与阴阳变化息息相关的。而“木”属阴,主春天生发之势。所以,春季的自然界是绿色的,我们的服饰也宜选择绿色系。但是,需要注意,这里的绿并非指草绿或是嫩绿,而是象征生机的深色系,如橄榄绿、军绿、墨绿等。
“青色,东方的颜色,古人将青与东、春、木、肝等相勾连,并形成了青色象征生命的中国人色尚青的思维。”青色是东方之色,在色彩学中包含浅青和深青两个色阶。浅青与白色相接近,是象征春、木的生气之色;深青色和黑色接近,是象征冬、水的肃杀之色。青色在尚红的社会中是一种“异色”。
古代汉族对于青色存在一种膜拜心理,如传统的汉服中,就有“红配绿,赛狗屁;红配蓝,赛煞官;红配青,赛皇帝”的说法。由于黄色为帝王色,故而深青色乃是王公贵胄的颜色。汉代石刻画像里的黄帝和孔子都是身穿深青色衣袍。明代官服分九品十五级,一品至七品官服为“赤”色;八、九品官服为“绿”色;而文官五品用“蓝”;六品用“绿”;杂职官员,则皆“青袍”。
清代五品以上的官员,补服的纹样用“石青”。清代的亲王、世子均“佩石青色朝带”。在民间青色也是吉祥的象征:“青”又谐音“亲”、“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