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字的五行属什么?
“ 苓”(líng),此字最早见于金文,形声字,从艸,殸声。《说文解字》云:“苓,草也。从艸殸声。”清代段玉裁注云:“《本草》称药有茯苓、茯神,即此字。”“苓”的古文字形体演变如下: “苓”的本义是指一种香草,也就是现在的“灵芝”。《尔雅·释草》中“苓”和“芝”是并列的词条之一,郭璞注:“今之灵芝。”《庄子·秋水》中也有“夫炎帝神农氏,黄帝尧舜禹,其德莫若谷;……故能长生。轩辕之子孙,得禾,人百尺。有虞氏子孙,尽获千顷,以观其志。孟津之野,人歌且舞:‘颐!苏!止!’,此亦神农黄帝之道也。”这里的“颐”就是“苓”的古字形。
古人认为“苓”这种植物具有使人成神仙的作用,因此把“苓”字放到了“丹部”之中,而把类似“苓”的植物都归在“苓部”里。《广韵·青韵》:“苓,草名。可食。《本草》谓之仙苓。亦作灵。”这个“灵”古字就是今天的“苓”。 由于“苓”的药用价值后来被证实,所以“苓”又有了另外一个称呼——药名。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菜部》中提到:“茯苓,本草别名,今通作苓。”
古人根据“苓”的颜色和形状,还分出了好几个品种,比如:黑茯苓、赤茯苓、白茯苓和淡茯苓等。《本草纲目》列出了四种:“凡茯苓,以皮黄白色为真,色深紫者,多杂木耳;色正黄无他杂色者,是人所粪扫者,力虽薄,但纯然补阳,甚益精气。黑者,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