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老胡同在哪?
“胡同”是华北地区特有的地名,它和四合院一样,是老北京的象征之一。 现在的胡同,大多是明朝建都后留下的。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从南方迁移来大量人口,作为军户、民户、盐商等居住,形成了如今北京城的格局。这些新移民把家乡的风土人情带来了北京城,其中就有“胡同”这个叫法。不过最初的胡同与现在不大一样。
最早的胡同,指的是城市里的道路。因为古代建筑以木为主,为了避免火灾,所以建得比较稀疏。这样的街道自然不会太宽,因此马车等交通工具很少进来,大多是用双脚走的。这时的胡同很窄,也很曲折,常常是“一线天”。
随着北京人口的增加,住房变得紧缺,于是人们开始在街旁修建房屋,形成了一条条的里弄。这种里弄保留了胡同的特点,但却比胡同要宽得多。这是目前北京胡同的主体形态。 但也不是所有的巷道都能称之为胡同,如果它不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的话。
第一,它是直的;第二,它有名字;第三,它通着外面的马路;第四,它得有足够宽度让两边的房子都享受到阳光。如果一个巷道满足上述四个条件,它就是一条胡同了。 除了上面这些特征明显的胡同外,还有一些“假胡同”,它们看上去很像胡同,但都不是——它们要么是现代才出现的街道,要么就是胡同的延伸,而名称则沿用旧时的称呼。
由于历史的积淀,现在的北京已经很难区分真正的胡同和假胡同了。虽然如此,还是能找出一些区别两者的证据。 首先,真胡同里的房子多是坐北朝南,而假胡同里的则是东西向居多(图)。这是因为我国北方多实行冬夏季节供暖制度,而南方没有,因此冬天时北方居民多把房子坐北朝南,南边有太阳的时候可以晒太阳取暖。而南方则相反,冬天时多坐西朝东或朝北,这样早晨时可以沐浴在阳光下。
其次,真胡同里多是普通民居,而假胡同里有的是王公贵族的府邸,有的则是庙宇庵堂。还有的是近代兴建的教堂学校之类的,风格迥异。 第三,真胡同里的道路多半是石板马路,而假胡同里则多为沥青马路。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还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很多老街路都被改造更新了,而新的道路施工工艺又需要用到大量的石料,于是原本用于铺路的青砖就被换成了石块。这些石头被用来修了京郊的很多乡村道路,以及部分胡同。当然,现在这种差异已经不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