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演员有哪些?
生角
生行分为文生、武生、长靠(又称袍带)、穷生四类,其中的长靠、文生、穷生均为唱工生(须生)。文生主要扮演文弱书生,有“文迂”、“文正”、“文武”,唱、做、念并举,一般用本嗓。
武生分长靠武生、短打(箭衣)武生、武老生三类,扮演文韬武略的将军或英勇无比的壮士,以武功为主,唱、做并重。长靠武生全用大嗓。短打武生唱、做、念、打并举,亦用大嗓,惟武功不如长靠武生。
净角
净行分文净、武净两类,都以面部绘画脸谱的特殊化妆为表演标志。文净又叫花脸、架子花脸,重唱念兼做工。花脸唱腔宽厚低沉,多用本嗓(大嗓)演唱。表演上讲究身段姿势粗犷、凝重、泼辣,动作稳重端庄,有力度。花脸的角色大多刚毅、暴躁或勇猛、鲁莽。唱工花脸的代表剧目有《赠袍》、《坐宫》、《治中山》等。工架花脸的代表剧目有《秋江》、《回营》、《双沙河》等。
武净又叫“铜锤花脸”、“鲍家花脸”、“摇旦”、“包公脸”等,以做工为主,重唱功,须兼工“旦”。唱、念都用本嗓。表演上注重身段做工、滑稽、诙谐的表演和唱功,表演有“花脸旦子”的风格。动作讲究矫健优美,“跳、跨、扑、跌”武功相当高。代表剧目有《秋江》、《小登科》、《做文章》、《滚灯》、《穆桂英招亲》等。
旦角
旦行分为青衣、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五类。青衣和闺门旦合称正旦,唱功并重,青衣扮演贤惠淑良的妇女,一般着长裙褶子,演唱端庄凝重,拖腔婉转,委婉凄楚。花旦分为文、武两类,重唱、打并重、表演细腻,风趣。文花旦又分闺门花旦、泼辣花旦、奴婢花旦等,戏中多扮演天真活泼或纯良恭顺的姑娘、少妇或机警、泼辣的丫环和天真无邪的村姑。武花旦大多为“打旦”、“摇旦”,扮演勇敢、机智、风趣的女性。
丑角
丑行又叫“三花脸”、“小花脸”,分方巾丑、武丑、文丑、老丑、插白丑(俗称“懒汉”)、丑婆等。“方巾丑”扮文人,如《秋江》中的陈妙常之师姑、“武丑”、“文丑”、“老丑”、“插白丑”、“丑婆”等。他们性格诙谐、滑稽、刁奸险恶而又胆小怕事,多扮演小人物、小官吏、家丁、兵卒等。丑行唱、做、念、打并重.演唱多用俗方言,唱法上多借音取笑,或翻高腔而成为绝唱,表演上运用扇子和手帕做出多种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