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五行属什么?
中国汉字,是象形文字和表意文字的合称。现代汉语使用的汉字,主要是清末民初起,政府采用“注音字母”、“直接标音法”和“直字形”为规范后制定的简化字。这些文字,在甲骨文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了;而金文、古文(大篆)、籀文(小篆)中则全部都有。 “仡”字的甲骨文有14个写法,其中9个是异体字。金文中也有13个写法,比甲骨文多5个。战国楚简中就有“仡”字,秦系文字中与“仡”字同形的字很多,秦隶中又有一些变化,汉朝的汉隶中有大量的“弌”字,这个就是“仡”的繁体字了。 可见,“仡”这个汉字,是非常古老的汉字——甲骨文中就出现,而且一直使用至今,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变化。这是属于典型的“古字”。
这样的古字,它的五行属性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很好找——“弋”字。《说文》:“弋,射鱼也。从戈,弋声。”清人段玉裁注:“弋之言易,取易之横示人以射易也……”也就是说,“弋”这个字,本来就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意思是把一个物体射出去容易地得到它(渔猎时代,射杀鱼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这个字,与“仡”字非常相似。
我曾经看到过一种看法,认为“弋”字从“戈”从“言”,“弋”字本义是“把话(告知)射手”的意思,所以,这个字带有表示说话动作意义的“言”旁的时候,就应该以“弋”字论阴阳五行了。但是,我个人觉得这种说法站不住脚——第一,古人造字是很严肃的事,“弋”“乙”相通,都是表示弋射的意思,怎么会因为读音相同,就把两个完全不同意义的字混为一谈呢?第二,古代姓氏中的“弋”姓,《百家姓》里解释得明明白白,就是这个字有“弋”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