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鼎五行属什么?
“字”从“言”——“字”的本义是“表述意思的话(字)”,而“词”是指“单独能够表达意思的字(词)”,所以文字学里常把“字”和“词”分开来用。 然而现代汉语中“字”和“词”已经统一起来,作为词义的分类了。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文字学的“字”,而不是现代汉语里的“字”。所以上面的答案并不完整。
“字”的本义是“字”,即表示文字的字。但它还引申出许多新的含义。 “字”指“表意文字”时,古音zhi(音同“枝”);指“文字”,今音zì() ——这两个读音现在已通用。读作jié()的时候,“字”是指“字的笔画”或“造字的结构”。
此外还有多种引申义,如: “字”指“名字”时,可读作míng (名)、shēn (身);指“个人的符号”时,可读作dài ()——这都和古音接近。而现代常用音zhì()却是由“字”的另一种引申义决定的。 “字”的引申义“书写”“写作”“识字”“写字”等,一般都读作zì()。 但是这个字在古文中的字形变化很大,所以不能只看现行的读音去判断古书的读音。判断的古音要参考字形。比如秦代小篆作“」”,汉代隶作“之”,唐代的楷书作“子”,宋代的隶书作“字”,明、清的楷书作“字”。“字”的本义不是“字”而是“之”。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认为“之”的字形演变是这样的: “之”字在周秦文字中多作“」,”(「〕)”,故东汉学者郑玄注《诗经》曰:“之字古文省。”也就是说“之”的古代字形是从“」”省“丶”形成的。这种观点近代得到证实,甲骨文的“之”就是“」”。 但东汉时期的学者们已经发现“之”字金文作“之”,且“之”和“」「”形状不同,遂认为是两个不同来源的字。许慎《说文·之部》:“之,楚也,一名‘往’,从辵,之省。”同时指出,小篆“之”的写法是与“行”相近的。清代学者丁晏著《古文字構形學》,通过研究金文后认为“之”的本字是“到”,而“到”的本字则是“致”。
那么为什么“之”会误为“到”呢?原因可能是“之”的形体像手拿杖而行,古代称做“陟”,又因“陟”与“至”同音,而“至”又是“到”的本字,于是“之”便变成了“到”。 其实“之”变成“到”,还因为一个讹变:“丶”变成了“丿”。如果仔细观察“之”的小篆字形,会发现“丶”上面有一短横,而该短横在下一笔出现之前是看不见的。
金文中“之”下部的“丶”常变成“丿”。因此古人把“之”误认为“到”,又在“到”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化出了许多新汉字——“之”的各种异体字。 由于古代的文书典制多用繁体字书写,又因为汉字的结构特点,很多字可以多重组合,于是就造成了很多文字的繁简相同但声旁不同的情况。为了便于区分,我在表格中给出了这些字的简化字并加上声旁以资辨别。 “字”的古文字形还与“子”的形体相近,故有“字”的异体学“字”“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