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食盐过多致死?
1、死的是老鼠,不是小孩 新闻里的实验动物是一只4周大的小鼠,不是人类小孩。从报道来看,这只小鼠可能是一般实验室里用的近交系DBA/2J小鼠(DBA=dystrophic bone anomaly),这种小鼠有一类比较独特的疾病:遗传性骨质疏松症。 因为基因型不同,有的DBA小鼠会比较容易骨折,但也只是比较容易骨折,并不是一碰就碎,也不是特别脆弱。一般来做生理实验时,比如测耐盐能力或运动能力等,DBA小鼠表现并不比C57BL/6J小鼠(另一种常见的近交系小鼠)更差。 C57小鼠的骨骼也比较脆,但没那么脆。 从外表来看,DBA和C57小鼠很难区分,需要借助基因检测来分辨。不过,就算小鼠是DBA,经过几代繁殖,跟C57小鼠已经没啥区别了。所以,用“DBA/2J”或者“C57BL/6J”指代“小鼠”时,其实指的是一个物种。
2、吃食盐多,但不至于致命 新闻报道的小鼠吃了太多含钠食物而致死,似乎很夸张,但实际上,人每天正常吃进身体内的钠只有3~6克,相当于一块香皂含量的一半左右;如果摄入太多的钠,肾脏会过滤掉多余的部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人体对钠离子有自我保护机制,并不是无度摄取。 这次试验中,小鼠吃多了含钠食品而死亡,应该是因为连续几天吃了大量含钠食物导致体内环境变化,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造成机体水、电解质失衡,最后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但这一连串中毒反应并不会发生在一两天之内,应该是连续好多天吃很多含钠食品才产生的后果。
3、没必要因为这一篇报道改饮食习惯 这个报道里面,小鼠死因并非“高盐”,而是由于消化道炎症导致的吸收不良,故而死。实际上,给动物过量食用高盐分食物而导致死亡的案例并不是没有,之前也见过,但是比例非常低。 人在生活中吃进体内过多的钠,可以通过排泄系统排除体外,只要不是一次性摄入过量的钠,就不会引起急性中毒。
现在人的饮食习惯,普遍都是吃进去的钠超过生理所需的量,这就需要肾脏不停地工作,以保持体液平衡。如果已经养成了健康饮食的方式,一天吃两顿正餐,两餐之间少量吃一点水果,早晚个喝一杯牛奶的话,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个报道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