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的五行属什么?
义字的五行是土 读音为yì,指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合乎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的做人的基本原则。又特指侠义的、有胆量的、慷慨的以及情义等含义。 《说文》中解释道“义,己之威义也”,意思是“义”是人的威严之意,引申出适宜的意思来。可见古代对于仁义的理解是从自己出发的,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应该符合大众利益的要求才算是真正的合适。所以孔子在提倡仁的同时也不忘提出义的重要地位——君子谋道不谋食(出处为论语·卫灵公)。
1.用作名词时义可表示意义、意思;情意、情义;道理;人应遵循的信条,即义理;节日(如七夕,重阳)。
2.用作动词时常用于表示将财物分给需要之人;帮助;给予。
3.通假字用法:“我欲语(义)言”中的“义”同“臆”,猜测;估量。
【一】从本义看,“义”与“宜”同音同形,其基本含义都是“适当合理”的意思。 “义”的基本含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正当合理,二是出于人道。因此所谓“正义”,也就是既当且宜的行为,不仅合理而且合乎人情。比如“大义灭亲”就是出于人道而将不利于社会的亲情消灭掉——“亲亲”是人道的体现,但“爱人”也是人道的应有之义。
【二】由“正当”的含义又可引申出“应当”“适合”之意。既然已经知道什么是正,那什么又是不当呢?这便有了褒贬之分,于是产生了“义利之辨”(区分何者为“应”何为“不当”)。 既然知道了何者应当,何者不正当了,那么就应该有所行动。这就是“行义”的由来,由此也就衍生出了“道义”一词。 在春秋时期,“义”还只是“正道”“正道的行为”的泛称,并没有专门地指向仁德。 到了战国末期,“义"开始专指仁爱之道,并且与“礼”“信”并列,成为儒家的核心价值之一[9] (汉儒将“三纲五常”作为新王朝的国教后,这些观念才被固定下来)。 不过由于墨家一直以“兼爱非攻”自诩,“仁义”的概念也一直没能完全被儒家所接受。直到秦朝统一天下之后,法家思想占据上风,强调人人平等,儒家才得以重新抬头,成为正统的思想体系。从此“仁义”也成为了儒家对世人行为准则的最高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