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经济学原理?

宇文子加宇文子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读过一些关于行为经济学方面的书,比如《金钱心理学》和《认知扭曲》,这两本书从心理层面解释了人们的各种非理性经济行为,值得一看; 至于儿童经济学……这个概念有点太宽泛了。如果题主指的是“用经济学的原理来研究儿童/未成年人”的话,那目前这方面的学术文献确实很少。但是可以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教育、家庭、社会等对未成年人的精神健康与成长的影响。

如果题主指的是“用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未成年人的行为”,那么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很多已有的理论都可以借鉴使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的消费者选择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 首先来看消费者选择理论。

如果你曾经学过微观经济学,就一定记得这个有名的供给与需求曲线。图中,供给曲线S表示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企业愿意提供的产品数量,需求曲线D表示各种价格情况下消费者的需求量。二者的交点E显示了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 这个模型可以很便捷地用来解释个人的消费决策。既然个人是在给定的收入下寻求最大的满足,那么在给定税收和政策的情况下,政府应当使税率和相关政策尽可能向这一消费决策靠近——因为这样能使得最优化问题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对于政府来说,了解国民的消费习惯和倾向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一点恰恰可以被经济学所利用。 有不少研究都证明了消费者选择理论在解释人类消费行为时的有效性。比如说,有人研究了运动健身卡这种“耐用品”(不能多次使用的商品)的消费情况,发现人们在购买这类产品时往往表现出无差异曲线所反映的那样,首先减少期初的不充分购买,然后在以后的时间不断补充消耗殆尽的部分。政府可以通过发放优惠券的方式鼓励人们多运动,从而降低医疗开支。 再来看公共物品理论。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与消费者选择理论相同的:在给定财政预算的前提下寻求最有效的支出项目,以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公共物品理论中,政府购买公共物品的情况和我们之前分析的个人最优购买情况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引入新的变量——政府偏好。通过求解含有政府偏好的最优问题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如果没有预算限制,即政府无限度地增加支出,那么最佳的公共物品供应是递减的:随着财政支出的增加,每单位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用是先递增后递减的;如果在给定预算约束下追求最大效用,最佳的公共物品供应是呈倒U形的:先上升后下降。 这两个理论都能够很好地解释人的经济行为。然而,正如行为经济学所说的,人们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会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作出非理性和部分理性的决策。因此这些理论也只能提供一定的参考。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运用它们的思维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