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是火缺什么?
“火”字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是象形文字,为火焰之意;篆书(隶书)中“火”变作“火”,形状与甲骨文中基本一致;楷书则演变为今天所见形态了。 汉字中的“火”部大多表示燃烧之意,比如炊、烧等。此外还有很多表示光、热等意思的汉字,如灿、烈等等 “土”字的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像是一堆横着的木块或陶片的图形,说明其本义就是“土木”一类的建筑用材。
篆书中开始把上面的横画拉长并变得均匀,变成了现在的“土”的形状,而“士”则被写成两个“十”。楷书中又进一步将上下两横相连,形成了今天的“土”的样子。 由上文可知,“土”与“士”在古代本是一个字(或者说是同一个部首),但到了现在已经分为了不同的部首,所以现在很多含有“土”的字同时也会带有“士”。
例如“地”,从“土”,因为其位于“上”,故也称为“高地”(见《说文》),引申出地面的含义之后,“地”又有了大地、土地的词义;再如“堵”,从“土”“士”,因每列砖头排列整齐且有一人高,引申出城墙的含义 (见《说文》)(据朱骏声考证,该字即来自“一堵墙”的语源 [1] )。还有“坤”这个字更是以大地的含义直接进入了上古的占卜术语中[2] ———可见古人造字之精妙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