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字的五行属什么?
“姿”字,繁体作「姿」、「資」;部首为「女」。 从甲骨文(图一)来看,「 资"与「孜"本是一回事。《说文》云:「孜,勤也」,段玉裁注曰:「此知‘’当依小篆正作 ”'。」可见,「 "从反攴;攴者,小击也”,即以手执杖叩地,表示勤奋不倦之意。因此,「 “的本义是勤勉不懈,引申为才能、资质等意。《左传·成公十六年》:「子臧应之曰:‘“君子能有所为人,亦不违其所以为人。忠厚者也。』〞杜预注:「为人谓才性。''由此可知,「 ‘有作为或表现人的某种特质的意思在内。
由『‘所展现的意象,除了勤劳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女子妩媚多姿、楚楚动人的容貌,这与后起的「姿”的意义非常接近了。《荀子·非相篇》有云:「貌省而心偏者,偏陋之人也。”“貌省”指外貌端正,所谓"省”是指视觉器官正常。《释名》又言:「貌,茂也··….人之威仪可观谓之貌。”这里所说的“貌”其实就是姿态风姿之类,故李善注《文选·洛神赋》引张揖语:「姿,容也…….」曹植描述宓妃体态时形容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这是后人用“婀娜多姿”来描写女子的美丽形象的原初表达之一。 再如《汉书·叙传下》中称班婕妤“婉约清丽,明识雅旨,顾良有才,而寡于态,固以离群傲世,而闲静自怡”,这里的“态”就指的是美貌和风度。可见在汉代,「 “就有容貌之美、体态之风的意思在里面了。
再来看字形演变。金文(图二)、小篆均承继甲骨文字形而来,字形上变化不大,只是「 '的笔划变得粗壮且直了起来。隶变之后,「 “变为「姿"(图三); 「 '变成了「资"(图四),两字已经完全不同了。
综上所述:1.「 "的本意指勤劳而不懈的状态,这个含义在后世的语境中被进一步引申出才华、资质之类的意思,不过仍带有一定的“状态”色彩;2.「 ‘的含义则主要是表现人的外在美,包括容貌和姿态;3.这两个意义在古代都经常连用在一起,比如唐人陈标在《赠美人》诗中有句云:「倾国爱芳月,倾城争美容。”“倾国倾城”一词最早见于《汉书.外戚传》:「夫人有别于物者,自君皇后之照拂,不以私亲有所爱及。然臣窃观圣旨,曾不得接恩颜,瞻圣姿。夫士有高天下而不与人同位者,犹行殊伦而不与物失序焉。今将独与臣穷巷之子,笃病不能朝觐。虽欲向君之光明,而君不令臣得近矣!臣又闻帝有德与天通,故高而不堕;王者有仁德与地合,故安而不摇。是以古先哲王,登天而望其主,入地而与其民同其困穷。」这里所言的便是天子具有“上天入地”的非凡能力。显然,这种超乎常人的能力和「 ‘的容貌姿态密切相关。 「 ‘的含意更接近「姿”,后世也就统一写作[ ]了! (20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