圻五行属性是什么?

贾攸点贾攸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有“土也”之解,即指圻字本义为土地。 《诗·小雅·天保》曰:“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毛传笺皆谓:“恒,弦也……日君象、南山则天地也。”陆德明《经典释文》引皇甫谧曰:“恒星不动,日月行乎其中。”故,此诗以日月喻君王,以南山比天地,既言其长久,亦赞其安稳,可谓“天人合一”。而“无或”者,意为没有变故,与下句“茂盛”相对而言,皆为吉语。

从《诗经》的记载中可知,圻在古代是常用词,且常作动词用,可理解为边界的意思,例如《孟子·梁惠王上》中的“甸服者五十里,乘黄草而不服,次外甸服,又五十里,服末圻”即是如此。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中还常被用来表示边邑之名,如《左传·桓公二年》所记楚之边邑云梦即为圻。圻又可当作量词使用,表疆域、疆界之意,这在先秦两汉时代的文献中是屡见不鲜的,诸如《管子·立政》云:“令顺命而布常,使民有道艺(技),有公法,有所劝,有所禁。”唐柳宗元《封建论》亦有载:“古者,诸侯之地不过百里,千里则有过半矣。今天子地方一圻,诸侯地不过十里,今百吏散尽,诸候无事,正犹侯伯建家而已,岂得所谓封建乎!”此处之“圻”显然也是“方千里”之意了。

至于将圻作为地名来用的例子更多了去了,例如我们之前提到的湖北省蕲春县就是因南朝宋时置蕲阳县而得名,这个“蕲”字就是由“圻”而来——当时的蕲阳县地处蕲水入江之处,故得名“蕲口”,到了南齐的时候才改为“蕲阳”,隋朝开皇十八年又改称“蕲春”至今。河南安阳汤阴县因古时位于汤水流域的北岸而得名,据《后魏地理志》所载:“汤阴,魏郡属县,本韩陵亭,后齐置汤阴县。”清人赵慎脩在其所著的《汤阴县志》序中说得好:“盖河自林虑东南流经汤阴东北界,至内黄西南会于卫(淇)水。昔人谓‘汤阴北界河’,此汤阴所以得名欤。”

原轩林原轩林优质答主

《康熙字典》中解释 【午集上】【土字部】 圮,多音字。读qǐn时,意为“桥”的意思、通名;读pǐ时,意为姓氏(音同“皮”),姓。 【丑集中】【土字部】 圯yí 又作“圯”,读音为yí。本义指路旁或水边的高平地。后引申为道路。

此二字属于形声字,从土、其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