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顺五行属于什么?
肠通五行,属中医理疗方法之一。 “肠通五行”以祖国传统医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经络、穴位的按摩或针刺来达到改善肠胃功能的目的。它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生理病理”和“天人相应”的理论,结合现代人体工学而创立的。 其具体原理如下: 根据经络循行的路径,将腹部正中线划分为五等分,每12经分别为一个时段,每个时段分别对应五脏之一。目前进入夏季,昼长夜短,阳气旺盛,阴气衰微,此时正好对应人体五脏中的“心”。从“心”开始,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分别对五个区域进行按摩刺激,促使阴阳调和,气机顺畅。
在具体操作中,只需每天在腹部正中线及两侧按顺序按摩50次~100次即可,也可配合针灸、艾灸等方法增强疗效。 除了“肠通五行”外,中医学还提出了许多其他保健良方,如“腹式呼吸法”“提肛运动法”“八段锦”“六字诀”“摩腹功”“易筋经”“太极拳”等等,这些方法均通过调整气血运转,平衡脏腑功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肠顺五行属于木,人体内的五脏六腑跟自然界的五行一样,也有木、火、土、金、水相克相生的关系,所以人体疾病从五行处着手,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中医师介绍,人体五脏与四季的五行相应,当出现违背五行相生相克现象时,人就会得病,通过调理身体的五行,即可收到治疗效果。
木属性的肠顺五行,当受到损害时,会出现肠胃功能减弱,消化功能紊乱,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治疗时需要固护木性,使其不受制衡,而得生养。
专家介绍,五行对应人体五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按照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五气更迭的原则,疾病治疗要从季节和五脏的五行归属着手治疗。
大凡人体的疾病都是由于五行失衡所致。如木失其制,肝木则乘土(脾),出现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木火不升,还会导致肺气不降,出现咳喘胸闷;木不疏血,则周身气血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