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命理是什么意思?
一、什么是五行的关系 所谓“天人合一”,其实人类对天地万物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大自然规律的认识之上的。 中国古代认为宇宙大千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相互化合,相互制约而构成的。这种学说就是所谓的五行学说(也有四行或七行的说法)。它把自然界分为五种不同的系统(称为“类”)来说明事物的不同属性及其相互关系。这五种属性分别是: 1.水,具有寒冷,流动的特性; 2.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 3.金,具有肃杀,坚硬的特性; 4.木,具有生长和条达的特性; 5.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金生水,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暖流润则能产生甘露; 水生木,因为水温润而使枝条发芽生长; 木生火,因为树木生发燃烧而产生了火种. 火生土,因为火灼热而能使土壤变得干燥; 土生金,因为土地可生长农作物,农业耕作离不开金属工具;
金克木,由于金属制造的工具可以破坏植物的枝叶; 木克土,因为树木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营养,以促进植物的发育与成长; 土克水, 因为土能防水; 水克火,因为冷水能灭火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的学说对自然界事物归纳总结的结论,其基本的思维方式为:将物质世界划分为五类范畴,并以这五类物质性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自然现象的变化,如四季变迁原因、动植物的生长周期等,同时也解释了人体的生理活动以及疾病的产生和治疗法则。 二、中医用五行说明脏腑相互关系
在五脏之中,心、肝、脾都属阳,肾、肺属阴。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而肾与膀胱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因此,临床上心、肝有疾病时可表现为小肠病变的症状,脾有病可累及于胃等。这是由五脏相互关联的特点决定的。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五味的作用在于帮助说明内脏机能的作用特点。 在五色中,白色主脏为肺,赤色主心,青色主肝,黄色主脾,黑色主肾,五色与五脏的对应联系同样反映了五脏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