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在五行属什么?

史凌薇史凌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题目挺大,只能捡要紧的讲,而且也涉及了现代语言学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秉”这个字的来源和演变。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就不展开了。 “秉”字最早写作“㰚”(下图)。 这个写法很奇怪,因为左边是“又”而不是“手持”的“又”。其实“又”的本义就是手,所以“手持”的“又”完全可以看作本字(《说文》:“又,手也,象形")。那么,为什么“㰚”不写作“手持”的“又”而是写作“又手”呢? 这就要说到第二个问题了:古今字。

所谓古今字,就是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比如今天说的“吃饭”,古书一般用“食”或“飧”来表达;而“人”在古代写作“人”、“大”,今天的“人”则与“入”相通;等等。 那么,这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古今异体的情况呢?原来,汉字最初是没有区别意义的字形的。这一点可以参见我关于繁简字的那一文。后来字形逐渐开始有区别作用——尤其是假借字开始区分本义字的时候,于是产生了古今异体字现象。但是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汉字的假借阶段,就是说一个本义字被假借为另一个意思之后,为了表达这个新义,往往会另造一个字,而这个字往往是根据该义所从的部首再根据当时的形体习惯书写出来的,这就是古今异体字形成的原因(当然也有别的可能)。 我们来看“秉”这个字,它的本义应该是禾木旁加上一个人手持禾苗的样子。后来,它变成了一个“持”的意思的字。这时候,人们就根据“禾”的部首再造了个新字“秉”。但是这个新造的“秉”怎么写呢?古人不会按照原先的本字去写的,那样太繁琐了;他们只会另外找一个同部首的字来作为这个字的形体依据的,于是就变成这样了。至于这个变体的写法是怎么来的,已经无从考证。

再看一下甲骨文的“秉”: 再看看金文的“秉”: 从这些字来看,它们跟小篆的“秉”基本是一样的,而小篆的“秉”又是来源于隶书乃至更晚的草书的“秉”。所以说,“秉”字一直是一个异化的形体,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个字看上去这么别扭了,因为这本来就是两个字。

第三个问题是“秉”的五行属性。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但很有趣。我们前面说过汉字产生于象形,因此每个汉字的形体都是跟它的含义有关的。而五行正是中国古代的五种物质元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每个字的形体结构来判断它们的五行归属。

例如“金”这个字,它在甲骨文中就是这样写的: 而像这类“从一,从二”的结构,一般都代表金的含义,如“戈”、“斤”等。

再比如“水”的这个字: 在很多汉字的甲骨文中都可以看到这个结构,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凡是“从二,从一”结构的字一般都是水的含义的。

同理可得土、木、火的字。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如果某个字的中间部分是一横两竖的话,那么这个字一定不是火就是土;如果是上下结构的,那么这个字一定是金或者木,而如果左右结构的,那么这个字就可能是水也可能是土了(之所以有这个区别是因为左边的部件多代表的是数量而不是性质,右边的则相反)。 回到题中,“秉”是个左右结构的字,那它就属于金和木两种可能性之一。而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只有水木符合这一特征。

最后说说第四个问题的“五行相胜”的问题 如果前面的判断正确的话,那么五行相胜的问题就很明显了,那就是水生木,金克木。 题主问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说明五行相克的规律倒是很简单的事。

钱虹君钱虹君优质答主

五行的定义五行,是中国古代一种哲学思维对世界的划分方式,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及其变化组成,其中,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水相生相克。 秉属于土属性(10划)。《康熙字典》中说“秉”字从禾从廾,会意,表示手捧农作物(谷物)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说“炳”是“秉”的本字,也表示“持禾之形”的意思。 “秉”与“炳”相通,都是指手上举着东西或拿着火炬的模样,因此古人用“炳”来书写“秉”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