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五行是什么?
“五行者,五常之形气也”。 这是《尚书·洪范》中关于“五行的第一句话。这里所谓的五种德行,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的运动形态。用现代逻辑的话来表述,就是金=财富=西方=白色;木=生命=东方=绿色;水=智慧=北方=黑色;火=礼节=南方=红色;土=和平=中央=黄色。
古人很早就发现,自然界万物并不是简单的线性排列组合,而是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远有近等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可以用阴阳两个字来概括描述——阴代表一切退隐、内向的物质和精神现象,阳则是外向的、上升的、爆发的。比如水和火,在阳极性的火来说是向上升发的,它在阴极性的水是下降的。二者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因此《黄帝内经》中也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意思就是人在生活当中要顺应自然界的五行规律,这样才不会生病。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违反了自然的五行规律,就会生病。《黄帝内经》中举了一个反例来证明这个观点——“故智者之治病也,必明四时五脏之道,达鬼神与人鬼之理,能取之,与天地相应,与阴阳通调,百病不必治,而邪不能乱,智哉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