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五行属什么?
“五行”最初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由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衍生了世间万物。 在古代中国,人们基于对事物的直观感受和日常经验的总结形成了阴阳五行思想。它是我国古代人民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或学说,这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直至今天。 后来,人们在长期的实际生活实践中,发现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元素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并且是其他元素变化的基础的。于是就逐渐建立起一套用五行的相生相克来推演世界万物的生克变化规律的系统理论。这就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五行学说了。
五脏(心、肝、脾、肺、肾)与五行相对应的关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如《黄帝内经·灵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心动则五脏皆摇。”“肝者,中之将也,相当于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脾者,至阴之时,太阳下足,阳气不得上,阴气君中之阳,积于脾胃,故为人身血脉之会。”“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等等。
五行与四季、五色、五声、五味等都有联系,它们构成了一个整体,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中医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及其内在规律,同时也用以指导人们的饮食起居和疾病预防。
总之,古人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经验积累,把自然界的物质分成了五类,并用五种颜色、五个数字等形象地体现了它们的特征,这对我们的祖先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所蕴含的深邃内涵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