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左手属什么?
五行,是在中国道教理论中常用的一个概念,它和五行的真正含义关系不大。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分为五大类,即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这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的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后来被引入人体,认为人体内也各有五行: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属土。 然后,人们又从日常事物的分类中总结出六种基本物质:金、木、水、火、土、气(阳)--这是阴阳学的来源之一。这些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为道教所继承。于是,道教内部分为金丹派和气功派。
在道教经典里,对气的论述很多。《云笈七签》说: “夫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可见,道是无限而神秘的存在物。气则是道的一种存在形式。气是有形的。它遍布宇宙间,使宇宙充满了活力。如果没有了气,世界将一片死寂。所以《太上洞真宝经》说:“天地之气,莫不大尊。”
人在自然界是很渺小的,但是人又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是气组成的。《黄庭经》说:“身中有神仙,外有五行精。”这里的五行精,就是指人体内的五种具体形态的气,即心神之气、肝木之气、脾土之气、肺金之气、肾水之气。 人的五脏都有气,但主要的是心气和肝气。因为五脏之中,心和肝是人体内功能最强大的器官,同时它们又是内脏中的将军,控制着整个脏腑的生机,而肝气又是阳气之主宰。在修道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维护心和肝的功能。
当然,其他脏器的功能也不能忽视。总之,既要维护整体的平衡,又要强调关键部位的作用。这是道教养生、祛病延年的基本原则。如果体内气机通畅,阴阳协调,疾病就不易生成。 那么,如何保持体内阴阳平和呢?道教有个著名的养生家叫彭祖,他是道家祖师爷老子手下唯一一个成仙的人,他传下来的《彭祖经》就提出了“养性”之说。“性者,命之根,形之主也……安性和气,百脉自宁。”“若欲长生,腹内清净。若欲不病,肠中无滓。若欲体健,三餐须少。若欲解困,睡足梦稀。若欲除病,神气归宗。”这就是保持阴阳平衡的诀窍,也是掌握五行生克的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