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真笔几画五行?
姓名学笔画,繁体字比简体字多一画。 许慎《说文解字》:“真,楚辞九思切”。段玉裁注:“今字作眞,俗作zhen,非。真、眞二字古通。”“真,正也。从宀(mián),持室之正者。”“眞,亦字。” 也就是说上古汉语的“真”和“眞”是一样的,读音也是一样的。都是zhēn,第四声。 这个字最早出现在殷商甲骨文中,字形跟现在的字体差别很大。是“贞”字加一点而成。
金文的形体和甲骨文差不多,小篆承袭了金文字形。 隶书之后楷书盛行,书写速度加快了,人们发现把“眞”下面的一横改成短横更好。于是“眞”就变成了“真”。 康熙字典中“眞”字下引用了宋罗愿的话来证明现在“眞”字的正确性:“眞从申,以形申义;‘真’从止,以形止义,各从其音,互不相犯。”
那么根据这句话的意思,康熙帝认为“眞”应该被改为“真”,理由是上面部分像“申”,下面部分像“止”。 其实并不是这样。如果真要按这种标准来改字,那“贞”也应该改为“真”才更恰当。因为“贞”的下面部分还多了两个弯钩呢!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真部》中说得很清楚:“眞,直实在地曰眞……从目,象形。”其实这个“目”就是“直视” 的“视”,表示人的眼睛盯着一个地方看的时候,这个“目”就是“视”。所以“眞”就是“视”。
为什么又说“眞”是从“目”象形得来的字呢?我们看一个东汉时期的“眞”字碑刻: 这个“眞”字上方部分的写法很明显是“目”的字形。而且整个字看上去像一个“目”和“直”组成的合体字。可见“眞”字从“目”得名的确如此。 同样,“真”从“示”得来,上面的部首也是“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