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真五行?
在《黄帝内经》中,“真”字出现频率极高,远远高于其他典籍。 “真”的本义就是“纯”、“朴”,如《庄子·天下》有“朴至大则无狭”之说;又特指“自然的”、“本来如此的”,如《礼记·乐记》有“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这里的“音”都是表示“自然生成”“不掺杂外来因素”的意思。 五行理论源于我国古代对天地万物分类的思想,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日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但这只是对事物属性作出的五种概括,还不能称为“五行学说”。这种分类法后来被孔子在《论语·子罕》中以五条原则加以发挥:“五行:一主德,二主刑,三主事,四主信,五主令。”这里德、刑、事、信、令都与具体的事务相关联,还没有成为超然的存在物。
真正意义上的五行始于战国末年齐鲁两国阴阳家学派关于五行属性的争论。当时齐国稷下学宫云集不少学者,其中以邹衍、田骈、荀况为代表,他们承袭上古“五行”观念,并以之为基础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但他们的观点又各有偏向:邹衍的五行说侧重天象观测和时令变化,强调行(运动)的力量;田骈的五行说侧重于社会人事,主张“德行”排在五行首位;荀况的五行说偏重礼仪规范和政治措施,认为道德在五行之中居主导地位。 三家虽有差异,但在五行性质上的看法是一致的:水主阴、为黑;火主阳、为红;木主春、生青;金主秋、成白;土主四季末月、呈黄。至于排列顺序更是一致认为金木水火土,或水木火土金。不过,这种观点也留下了两个问题无法自圆其说:一是把属性相同的四行归为一类是否妥当,二是未将“土行”单独列出是否欠妥。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后来的道家、儒家乃至道家化了的儒家和儒家化的道家,他们在批判前人同时又为前人所影响,终于形成后世“土居中央,四时杂气”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