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五行是什么?
金、木、水、火、土是古人根据万物类象归纳出的五个基本物质,称之为五行。在阴阳学说中,阴阳是两个符号,它们代表了事物的两个方面;在天干地支中,阴阳也是代表两种气,即阴气和阳气。 五行与天干地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它们都来自于同一个来源——河图洛书。
《周易》的经文中出现了一连串的八卦,它们的排列组合形成了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象征意义。其中,乾坤两卦在中所占的地位极为重要,乾坤代表阳和阴,而中间的四卦代表一年四季,八卦中的其余各卦就分别对应一年的十二个月。 在一年的十二月里,又各有六十天的节气和天气,一年就被分成了二十四个节气。而每个月的三百天又被细分为五等份,每十五天为一等份,这一份的时间长度正好相当于一节气的时段。这样,每一天都会有阴阳消长,每一个节气都会有一阳生(春分)或者是一阴生(秋分)。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共得六十四卦,每两卦之间既相互对立又彼此相生。在这六十四个位置中,每个位置所对应的五行是这样的: 乾(金) 兑(金) 离(火) 震(木) 翼(木) 坎(水) 艮(土) 坤(土)
阳顺布五行,阴顺行八卦,这便构成了古代易学中著名的“八卦定五行、十干定乾坤”的理论体系。 有了这个体系之后,人们就可以通过推算干支来推算节气,进而了解气象的变化。当人们观察到植物从萌芽到生长再由茂盛至衰落的过程与阴阳二气升降相一致的规律后,五行观念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一个由阴盛阳衰到阳盛阴衰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它暗合着天地间阴阳二气的变化,所以五行也就被赋予了阴阳的性质。
木属阳而被火生,但它是依靠土壤里的水分滋养它的枝叶的,所以木又是阴性的。在阴阳中木就代表了调和的性质。 五行的第二个特点是不静止的动态。它如同河流一样,是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这种流动是一种新陈代谢的模式,它在不断的损耗自己同时更新着自己的能量。所以,五行具有动性和耗散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