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水对应什么五行?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一开始也很关心这个问题,因为我是大海水命。 首先呢,要明白一个事,这个八字算命啊,其实是大海中金,不是大海水(这个后面会解释)。然后呢要先明确一点,八字中的五行的属性并不是单纯的水火土木金,而是阳水和阴水,阳土和阴土,阳木和阴木。。。。。。简单地说就是阴阳,而不是单纯的阳或者阴。这涉及到原局的问题,这里不展开讲。
其次呢再来说这个海水,在海水的字典里,他分的是湖海洋水、河海洋水、大海上空之水。。。。等等,而每个名字的水又分阴阳,比如湖海洋水就有阴阳之分,而河海洋水和大海上空之水就只有一个阳性或者阴性。而海中金是指大海里的石头,这个石头分金和石两种,而金又有阴性和阳性之分。所以不能简单的说大海水就等于阳水。 而这个命中带的海水,指的是你出生的节气里面那个节气的地支是水,或者曰干是水,这种理论在古代是很细致的,现代人不太讲究这些了。而古书上的那些话都是针对这种情形下的。
那么什么是海中之木?什么是水中之土?什么是水底之金?这个问题太细了没有实际意义。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实际意义的话,我认为是可以这么理解的,比如说一个人出生在春季,这个春是立春惊蛰这样的节气,这个气比较寒冷,如果是大海水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比较聪明灵活,如果这个春天是雨水惊蛰,那这个人就容易冲动暴躁。
当然,这些描述都很笼统很模糊。而且这些五行都只限于原局分析,大运流年并不管用。 再说一下这个海中金的问题,很多书上都说海中金见戊寅癸卯炉中火自刑,其实这句话是有问题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丙午丁未天河水逢戊寅大林木为劫财,癸卯乙卯大海水逢甲戌甲子霹雳火为伤官。为什么要加上“逢”字呢?因为在四柱当中,除了月令之外,其他三个干支的作用力都是相互的。也就是年柱和时柱对日柱有影响,月柱和日柱对时柱有影响,但是年枝和月支对日柱就没有作用了。为什么没有作用了呢?因为这俩个是一类,属于近亲,有相互影响的余地。但是时柱就不一样了,它代表的是远方,这个影响就是隔了一层,力量就小了很多。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认为大自然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组成的。这五种物质相互滋生、制约,维持着自然界的平衡与协调。中医将大自然的五行之气与人体的五脏建立联系,用五行的特性来解释五脏的生理功能,描绘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提出人体的五脏与外界的五行之气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的,外界的一切变化也必然反映到人体的五脏。并用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解释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和病理关系,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通过经络的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所谓行,即有演绎、推行之意,说明五行是在运动变化之中发挥其作用的。五行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整体观念,运用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对于疾病的预防治疗与养生保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比类取象是五行学说认识人体的基本方法。五行之所以能与五脏相连接,是通过比类取象法建立起来的。比类取象是以人类的五脏为中心,通过反复观察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依据五脏的属性和特征,寻找与自然界五类物质在功能和特性方面相似之处,即以五脏的属性和特征与五类物质的属性、特征进行比类,归纳出五脏与五类物质在属性方面有相同的共性。比如肝喜条达,有疏通、畅达等的特性,认为是木所具有的特征,因此把肝归属于木,称为“肝属木”或“肝为木脏”。同样用比类取象法,把心和火联系在一起,脾和土联系在一起,肺和金联系在一起,肾和水联系在一起,并以木、火、土、金、水为五脏的名称,称为“心为火脏”、“脾为土脏”、“肺为金脏”、“肾为水脏”。
五行作为五脏的名称,并不是说,五行就是五脏的实际体象,在自然界,木是指树木,是实际的体象。“肝属木”,并不是说肝脏像树木,而是以木的特征来表现肝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特性,将木的德性比类归于肝,“肝属木”说明木德归肝,肝具有木的特征和属性。同样的道理,火为热的德性,温热是火的特征和属性。“心属火”说明火德归心,心具有火的特征和属性。以类推之,脾属土,说明土德归脾;肺属金,说明金德归肺;肾属水,说明水德归肾。五脏分别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所固有的特征和属性。因此,所谓五脏“比象五行”或“五脏象五行”。
五行学说虽然源自于古代的哲学思想,但它并不研究一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是主要研究中医的理论体系。五行的属性和特征是通过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抽象概括总结出来的,而非单纯来自自然界的五类物质,并非五类天然物质的生理特性的简单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