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国家五行属木?
在五行学说盛行的中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世界划分成五大元素:土地、河流、树木、动物和人。它们分别对应着当今的五大基本化学元素:土、水、火、木和金。 在古代哲学中,“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世界先从无到有,从混沌到清晰,是由“气”构成的。然后,气又分为五种:清轻者为阳,浊重者为阴;升腾发散者属阳,沉降积聚者属阴。
阴阳五行学说是早期中医理论的基础,它认为人体的器官功能活动都是受阴阳二气左右的。如果人体阳气过强或者阴气过强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医生需要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来调和阴阳。对于阳虚的病人,要增加人体的热量,补充体内的动力,让阴阳趋于平衡;对于阴虚的病人则反之。
《黄帝内经·灵枢》中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指出了顺应天时、调节情志等养生保健的方法。
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同样适用于人体。在人体的小天地之中,五脏之间存在着生我我生的关系,同时各脏又存在着克我我克的联系。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就像自然界中的气候一样,彼此影响,维持了人体内部的平衡与稳定。
肝主疏泄,有调畅气机的作用,肝气调达,气血舒畅,精力充沛。 脾主运化,有消化食物的营养作用。 肺主宣发肃降,具有主持呼吸运动和治理体内水液代谢的功能。 肾主藏精,有调节人身生长壮老的过程,还有主司二便的功能。 心主血脉,含有推动血液运行,温煦全身的功能。 以上所述是各脏腑在五行学说中的归属及其相互关系。但是,人们对待自然界的五行是有其偏差的。
《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木,春季行,东方也……火,夏季行,南方也……” 实际上,四时五方只是古人为了方便认知而做出的简单划分,它本身并不是自然的客观存在。如四季其实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的特殊性并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