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晞属于什么?
“晞”字是生僻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其读音、书写均依古书。 在《康熙字典》里,“晞”字解释为“干也,晞发,干发也,此即洗沐而干之义;引申之为干燥、干燥的(头发);又引申谓拂晓、破晓。” 而在《辞海》里则解释为“干……”等意。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希”和“唏”两字,“希”字解为“稀少”,“唏”字解为“哭泣时头部的晃动”。 “晞”字除了上述意思之外,还有“太阳出来了——天明了”“泛指头发上的亮光”——这个“光明”的意思在现在最为常用。
在《周易》中,“晞”的意思是“黎明”。如《复·彖》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君子以为吉,始利。”朱熹注:“来复者,言阳得阴而化,往来往来而复,故以明之。”其中“七日来复”说的就是黎明,“复”有“回归”的意思,这时的“曙”就是指初升的太阳。 在《诗经》中,“晞”字常用来指拂晓。如《周颂·清庙》:“朝朝暮暮,人莫之继。自昔何为?我室聿修。”郑玄笺:“朝夕祀先祖,犹未晞。”李震林通释:“晨昧未昭,日光未盛,故云‘未晞’。”
古人早起,在日出之前就开始了劳作。所以他们将“曙”与“早”联系在一起,表示时间很早,也就是现在的凌晨、早晨。在《诗经》中常有“旭日”这个词,它就是指刚出现的太阳。如《邶风·击鼓》:“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时候的“夕”字表示太阳已经下山,整个天地都暗下来,所以“黄昏”也就是日落之后天黑前这段时间。 以上说的是古人根据天明的不同阶段划分一天的时间段,而“时”字的出现,表明这种用自然现象确定时间的办法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生肖为鼠,属相为子,五行中为水。在中国的五行中,“五”实际上就是“五材”,指水、火、金、木、土五种物质因素。而这五个因素都来自人类劳动实践,是古人对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五种主要物质的形象化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五行,虽然用金、木、水、火、土表示,与五材的名称一模一样,但两者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五材,即五种物质,是在生产和生活中具体可以接触到的五种材料。五行已经不是五种具体物质的名称,而是一种哲学观念。
一、“五行”一词中的“行”,本字为“”。“”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常表示“道路”的意思,这应该就是“五行”的“行”字的原意。它引申为“所行”,就是指某一种事物生成、运行变化过程中的道路、规律。“五”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大都表示“双手叉腰的人”,也就是大写的“人”字。它引申为万物之中的五个典型、五种要素。“五”的前面加个“行”表示“五”在运行变化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所以,“”字的基本含义是指自然界中生成、生化的规律。“五”字后面的“”字是为了区别本字“”字而加的声符。因此,“五行”一词就是指天地万物在生化、运行变化过程中的五种基本规律,它与“五材”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二、中国人很早就已经形成了天、地、人的系统观,在《尚书》中就有关于天道、地道、人道的陈述。《国语·周语上》更明确地提出了所谓“六府三事”。六府指高地、陆地、平原、水、金属、树木等在当时人类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土地、水、金属和植物纤维资源。三事指正心、修身、治国这三种人类自身应当遵循的德行规范,这就是中国人早期的系统观的雏形。
西周中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问题的认识逐步加深,他们发现,天地、人类、万物的生成和生化规律,都离不开五个方面的支撑,所以,他们开始关注金属、树木、水、土地、火这五种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最重要的自然物。他们不仅把这五种自然物作为生产活动中的主要工具和原料,而且也开始研究这五种自然物的生成、生化规律,尤其是把这五种自然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总结为“相生相克”规律,并把这五种物质上升为“五材之道”。这就是人们对天地万物在生化规律上的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因此,五材之道就是关于五材相生相胜规律的概括。
三、人们在重视五材之道的同时,也开始逐步重视与五材有着密切关系的各种不同的自然力的作用规律的研究和总结。在天地、人三才的认识系统中,人们首先关注的是属于天道的“五纬”和“五音”的运行规律,以及属于地道的“五方”、“五常”、“五祀”等的分布等,同时也探讨人类社会的“五品”(五等人、五行辈分)、“五事”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等。这样,属于金、木、水、火、土各有五个方面的内容,都被纳入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中。
人们在这些观念和知识的影响下,把金、木、水、火、土视为五种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生成“动力”。所以,金、木、水、火、土已经不是现实世界中普通、具体的物质,而是五个不同质的“行”,这就是具有哲学观念色彩的“五行”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