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五行属性是什么?
《五行大义》中说:“食为脾之行,土之胜,故曰食为土” 《黄帝内经·灵柩》中有言“胃者,六腑之大源也,五脏之本原也。” 我们常将食物分为“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其实这是五行分类法,分别对应脾、肺、肝、肾和三焦(上、中、下焦),而胃相当于五行中的中央土,因此有“五谷入于胃,化为精气,以输于脾”之说。
另外,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二者是阴阳关系,互为表里。也就是说脾和胃是一个整体,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部分的气化过程; 中医理论认为,体内所有体液都是津液,是通过脾胃的运化功能产生并布散全身。
所以,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讲,我们每日三餐所吃进的食物,其实都与脾脏有关,而且要吃得恰到好处,即不能过量,亦不可不足。否则都会损伤脾气,影响健康。 那么,什么是饮食自节呢?《内经》告诉我们,应该“食饮有节,五谷熟烂,八珍得味,五味调和”,也就是不要过饥或过饱,合理饮食!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从五行的理论来考虑,都是对人很有益处的。而五菜为充的含义却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五菜就只是给人充当食物呢?其实,这里所谓的五菜,并不是狭义上仅仅指各种蔬菜,它是有特定所指的。五菜的属性各不相同,有寒凉,有温热,有辛甘、有咸苦,它们对应地滋养着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五脏,通过滋养五脏来给全身以支持。
如果单纯从五行的性质来说,五谷都是做成食物之后的熟品,已经没有了太多的生发之气和升散之气,其属性基本同于土;而五菜都是新鲜的生物,生长机能非常旺盛,其五行属性各不相同,有酸味食物入肝应木、辛味食物入肺应金、苦味食物入心应火、咸味食物入肾应水,因此五菜的属性从总体上说,是生发升散之气很充足的木之属。木生土,五菜为五谷做了铺垫,使其属性与消化吸收更和谐统一,同时促进着五谷的消化吸收,这就叫做五菜为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