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在五行属什么?
沟,形声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本义是指田间水沟,后泛指一切水道。《说文•水部》中有“溝,水注川也”的字形解释。 清代段玉裁注云:“凡田中水道谓之沟;大宛谓之渠。字惟此义为训。”“浍”“洫”“瀆”“漕”等字都从沟或从水,表示与水有关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甲骨文中有的词组是“其永(用)斗(打)溝水”,意思是挖开沟里的水来使用。这说明古人在种植粮食作物时,为了有利于灌溉和排水而挖掘了条状的水道。 由于农田需要经常灌水,于是“沟”引申出“河流”的意思。古人将河道分作若干部分,每部分叫一“渎”。《尚书·禹贡》中就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岸至夷齐,始称山川”的地名记载。
后来,人们又根据河道中水的深浅变化划分沟和壑。深者为“溝”,浅者为“壑”。古代诗文中常用的“曲肱醉未消,忽闻叩户聲。開戶喜未早,對影二個人”(唐•李白《月下独酌》)中的“溝”就是水浅的涵义。
随着人们对水流认识的深入,“溝”又有了“小溪”的意思。柳永〔双調•落梅風〕“南來北往行程遠,離鄉背井何時見。將船泊宿長安縣,夜半聞更聲怨。想故園、夜月孤燈,算幾度、空勞夢念。”其中的“溝”就是指的小溪。 而到了现在,“溝”主要指地面上的狭窄的凹地,多用于地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