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没有木好吗?
在阴阳五行中,没有哪个是最旺的,也没有哪个是最衰的;也没有谁说谁克制谁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用哲学的语言说就是“平衡”和“不平衡”——这两种状态也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换的。 你说“我八字缺木怎么办?”其实是没意义的,因为五行永远处于一种“有木”与“无木”的平衡之中。当然,这个平衡是一个总体上的概念,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某一行或某一行可能会偏盛或偏衰,这时就需要进行调补了。比如,在一个寒凉的冬天,人们会穿一件棉衣来保暖,这也是调补的方法之一。
其实,命运就在我们手中掌握着!《黄帝内经》告诉我们:“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
一般人都会说:没有木不好。但这只是一般的常人之见。依人的生命来说,五行中不喜木的人还是非常多的。
例如:肝病的人,因为肝病是木病,木病则“伤脾”,脾病而“血”虚损,木的病害直接影响到脾土、肾水。
再如:身体强壮的大胖子,这些人多属于“湿”重,从五行来说,湿土重喜金而恶木,木克土就更增其湿气。
又如:肺病(金病),从五行的关系来说,肺病得木生助反为所害(火能生土,土能生金),而且木旺克土(脾胃之土),土再克水(肾),就会从病源上扩大而危及心脏。
通常说来,在五脏中,五行的关系以肝心为最要害。肝病“伤脾”,脾虚而“食不知味”,以致营养不良,百病丛生;心病“溺肺”,肺病则“气虚短促”,身体每况愈下,终至“虚损”而危及生命。
总之,凡属于肝病(木病)、心病(火病)、脾病(土病)、肺病(金病)的人都不适合栽植“五木”,而应按需要种植其他四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