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在五行中是什么?
这个问题好! 古人对天干地支的用处其实没有很明确的划分,而是随着阴阳五行的概念不断演变而形成的现在的样子。 在《礼记·月令》里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话: “孟春之月……天气降,地气腾。君臣得,百姓宁。” 这里的“天气”和“地气”其实就代表了自然界中的阴阳二气,而“君臣得,百姓宁”则代表了自然界阴阳二气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此时万物萌发。
这段文字里面提到的阴阳二气的平衡状态就是五行学说的源头——五行相生相克(这里不是指五代十国那个朝代的五行相生相克)。 随后在《尚书·洪范》中提到五行与季候的关系以及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水、火、木、金、土”,而相克的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在《周礼·夏官·司马》中记载了司马负责掌管“建邦之国,凡土功,肆大衍之策”,也就是推算土地的情况以辅助政务,这里面提到的“大衍之策”其实就是后世算命预测所用的生辰八字的原型。
而在汉代著作如《淮南子》、《论衡》中提到了五行与五脏、五味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为中医理论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时,五行也用来表示季节气候,《吕氏春秋》中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说法,《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中也提到“智者之养生也……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可见,五行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而它的基础则是阴阳五行学说。 至于收,我觉得可以理解为阳极转阴,或者在阴中求阳吧,这个“收”应该包含的意思就很多了,我一时之间也表达不出来,毕竟这个东西太泛了。如果题主能够把问题具体化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