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属于五行哪个方向?
《易经》中提出“城”为土,而《黄帝玄牝经》中提到更具体: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干健,故能天行时序,万物生长。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干刚坤柔相济,动静相合,乃化为万物。是故曰:天地合而万物生焉。 ” 可见,在《黄帝内经》成书的时代,对天人合一的认识就已经非常深刻了。
我们再看看现代科学对地球磁场的研究结果,发现它确实是有规律的。 从以上两段文字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和“地”与现代医学所说的“上”和“下”其实是大有区别的。古人所谓的“天”“地”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可以分而治之、探而明之的,就像我们研究宇宙的宏观规律一样,把整个宇宙划分为星云、恒星、行星等部分,再分别探究每一部分的性质、特点等。
至于所谓“上”和“下”,只是相对于身体而言,是相对的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所以,中医所讲的“上”不一定是现在的“上”;同样,中医说的“下”也不一定是现在的“下”! 如果结合《素问·五运行大论》来整体看待这篇短文的话,可以说人体的五脏六腑、气血津液都是整体的组成部分(“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都各有其位而又相互资生、相互促进。
现代人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把整体分割开来,然后取其中一隅之病就去盲目治疗,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应该是先了解这一整块土地上都有些什么事物存在,然后再寻找具体的问题所在。如果说这块土地本质上是阴(血)阳(气)相生、循环往复的,而我们却单纯从阴阳中去寻找问题,这样的思路能真正找到问题的根源吗?我认为是很困难的。
学习中医应该从整体着手,把握每个部分的本质特性,然后再进一步细分,找到病因病机,这样才有可能治疗好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