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天五行怎么运用?
这个“运”字很要紧,说明白点就是“移动”的意思,也就是这个星体所处位置的移动。 古人把宇宙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称为“三才”。每才又各划分出七个区域,共二十八个区域,分别对应着阴阳五行的变化。当某颗行星运行到某个区域时,这个区域的阳气或者阴气就旺盛起来,从而引发五行变化为相生或者相克。
这种在二十八个区域内进行的运动产生了一种周期性的波动,古人在长期观察实践的基础上把这种周期性波动抽象出来加以归纳,形成了“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以及“七曜”(七政)。 这些带有明显周期性质的抽象概念是对客观事实的提炼和概括。
以二十四节气为例,它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的,每个节气有十五天,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秋、处暑、白露、秋分……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一节气内包含一个“中气”和一个“节令”,如立夏包含小满和大立(立夏);小暑包含大暑和小暑(小暑)等等。
七曜指的是太阳系内的七种星体,包括太阳、月亮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这七曜分别是:太阳、月(太阴)、水星(辰星)、金星(太白)、火珠(荧惑)、木星(岁星)及土星(镇星)。 古人用这七曜来记录日子的变化,每个月分为上中下三段,每段十六天,分别对应着七日一循环的七曜。每月初一开始按照“上弦”(初一、初三等)、“满潮”(初八、初十等)、“下弦”(二十一、二十三等)、“晦朔”(最后一天)的顺序进行排列。
每一个日子都在七曜之间变换,就像现在日历上面标注的周日和周一,其实每天都对应着不同的星体位置。 七曜中的太阳和月亮是最特别的两个星体,它们分别对应着“阳历”和“阴历”,其他五个星体所对应的则是“农历”。虽然它们的移动方向都是自西向东,但它们的速度是不同的,因此产生的节律也是不一样的。
在农历里,月亮和太阳的活动是一天的主要内容,它们在圆缺变化的同时,还伴随有“朔望”“九昼”等节点,这些节点与“二十四节气”密切相关。而在阳历里,太阳是活动的唯一主体,它以15°/日的速度由东升向西,经过春秋四季最后到达冬至,完成了一个周期,为365.2422日。 这个移动的节律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古代就用这个周期作为计算基础的“公历”。而农历则是用“朔望”和“九昼”进行调节,使一个月里的太阳活动和月亮活动能够匹配,最终达到了阴历与月相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