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五行属什么?
“文”字的五行属性,历来争论较大。 一种观点认为,“文”是单一结构的汉字,笔画少,性质单纯,应该归为阴类;一种观点则认为,“文”的字形复杂、含义丰富多变,属于阳类。那么,“文”的真正五行到底是阴还是阳呢? 我们来看看古书是怎么说的——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文字》:“文,错画也,象交文。凡文之属皆从文。”段玉裁注:“错画者,交绘而成文。……故凡言文者,谓之布道。”原来,在许慎看来,“文”就像两扇窗户中间加一块遮光板,上下左右排列的短横线就像遮光板上的花纹(或曰“交错纹理”),所以“文”的本义就是指有花纹的布帛。这种布帛用来制作衣服或者裹着尸体下葬,因此“文”引申出“文字”“文化”等含义。 因为古人常把布帛铺在桌上写字,故“文字”又特指书写材料。《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满尺,其树冠圆,枝干扶疏,落英缤纷。”这“落英缤纷”的“英”是指花,也就是草木的种子。古人用草木之“英”来比喻植物结出的果实,用植物的果实来比喻劳动人民用丝、麻、毛等原料织成的五颜六色的布料,这一点从甲骨文的“文”就可以看出来—— 一个“点”代表纱线,两个并列的“点”表示两块布,整个字形就像两根纱线穿成的一线串珠。
综上所论,古文中的“文”似乎更偏阴,宜用木、水;而白话文的“文”出自小篆,阴阳各半。 我个人的看法是,“文”的本义就是带有花纹的布帛,这个“纹”通假“紊”,原本就应该是阴性质的。但因为“文章”中的“章”来自“文献”的“文”和“文学”的“学”,它们都是由“文”字衍化的,本身就已经是阳字了,所以“文章”中的“文”就不一定非得是阴字了。
不过,如果按部首检字法给“文”分类的话,它应该归到“广部”,即148区(参见刘钊《古文字構形學上編》第690页)。在古文字构造中,“广部”的大部分字都属于阴字。也就是说,从偏旁上看,“文”也是属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