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画五行代表木?

毋雨兮毋雨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易经八卦中,“离”为火,属于南方; “震”为雷,属东方; “巽”为风,属东南方; “坎”为水,属北方; “艮”为山,属东北方。 可见,东方属木。 如果按照阴阳五行给五季分属的话—— 春季(农历正月)为阳木(甲乙),夏季(农历五月)为阴木(壬癸),秋季(农历九月)为阳金(庚辛),冬季(农历十一月)为阴金(戊己),四季末(农历三月,六月,八月,十二月)为阴阳均衡(丙丁)。 所以,古人称春天为木德萌动之时,夏天为木盛之日,秋天为金敛之时,冬天为水涸之候。 当然,这里所说的季节是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不是现在的公历月份。而所谓五季也不是五个自然月的统称,而是每个节气之中,又有三候,每一候就是五天,五天的风向气候特征有所不同,分别叫做三候。所以一个节气中有三个五天的时段,每一个时段都有一个象征性的动物作为标志。比如惊蛰到清明之间,阳气上升,万物萌发,莺飞草长,这就是属于春天的“卯月”——“卯”就是“兔”的意思。

至于你说的图案应该是“太极图”的简化版。中间的一条阴阳鱼代表“乾坤”二卦,是易理的象征。 四周的曲线分别是乾道圆转(走圆线)、坤道直线(走直线)、坎离交泰(上圆下尖)、兑震互逆(一阴一阳)。 整个图形表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在这个阴阳系统之中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如果你仔细看,太极图的阴阳鱼眼睛部分各有三条短线,代表少阳、太阳、少阴、太阴,这四者合称“四象”。

《礼记·月令》:孟春,命工师功金,鼓铸,炉冶;仲春,令民毕婚;季春,令士毕耕;孟夏,百官勤于国事;仲夏,乃命伊耆氏享先农;季夏,天子亲率诸侯耕作;孟秋,百刑审举,勋臣司功;仲秋,行秋祭月,天子斋戒;季秋,农事备收,神祀郊坛;孟冬,天子始裘;仲冬,封冰,猎狩,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季冬,民力不用,天子游猎。

况枭昶况枭昶优质答主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acus?opuncture、占甲、先秦哲学、道教、武术、纪元等学科。五行学说用五行来描述事务之间的属性关系和循环相生,相胜(葜)关??五行学说的雏形在商朝就有记载,到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五行学说也得到了发展。

所谓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古代人认为这五种东西是构成世界(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其实,五行不仅仅代表万事万物,还代表着一年四季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个正常生理变化,当五行出现了问题,就形成了病理变化。

五季中每一季的特征,都可用五行来概括,如春为木,而肝胆正好在春季开始发生生理变化,所以肝胆属木;夏为火,心小肠也正好在夏季发生了生理变化,所以心小肠属火;长夏为土,脾和胃在长夏时节开始变化,所以脾和胃属土;秋为金,肺大肠也正好在秋季发生生理变化,所以肺大肠属金;冬为水,肾和膀胱在冬季发生生理变化,所以肾和膀胱属水。

五行相生相胜是五行学说的两个重要规律。相生,就是相互促进、生发、助长的含义;相胜,也叫相克,就是相互制约、克制的含义。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胜的次序是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人体的五个脏器,就是通过这两个规律相互生发、相互制约、和谐共处、维持人体平衡和健康。

五行代表的五官:目、舌、口、鼻、耳。五色:青、赤、黄、白、黑。五体:筋、脉、肉、皮、骨。五化:生、长、化、收、藏。五志:怒、喜、思、忧(虑)、恐(惊)。五声:呼、笑、歌、忧、呻。五液:泪、汗(通汗)、涎、涕、唾。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方:东、南、中、西、北。五事:貌、言、视、听、思。五华:发、面、唇、毛、耳。五气:风、暑、湿、燥、寒。主五行的天干:甲、丙、戊、庚、壬。本源五行的地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北岳衡山。代表五行的五行星名:岁星、荧惑星、填星、太白星、辰星。五脏开窍于五官: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和二阴。五脏外合五体:肝合筋,心合脉,脾合肉,肺合皮,肾合骨。五脏在体液上分别通过五华、五液表现出来:肝藏血,其华在爪,开窍于目,泪为肝之液;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汗为心之液;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毛为肺之华,涕为肺之液;脾主运化和升清,其华在唇,开窍于口,涎(口水)为脾之液;肾藏精,其华在发和骨,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唾为肾之液。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医学上的五行,与日常生活所说的五种物质有着本質的区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