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行业五行属什么?

廖福江廖福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是古代中国传统哲学中描述万物运行规律五个基本元素的统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五种元素分别是:金、木、水、火、土,用现代语言比喻的话,可以形容为: 金——坚硬 木——增长 水——灵活 火——温暖 土——承载 “天干地支”中的“干”指的就是“五行之气”,而“地支”则代表着“阴阳”,二者结合形成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

《礼记·月令》中记载了五行与五方的对应关系,以及四季的划分和颜色搭配:“东方青色;南方赤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中央黄色。春三月,气始于风,风生于木,故春色青;夏三月,气始于暑,暑生于火,故夏五色赤;秋三月,气始于燥,燥生于金,故秋色白;冬三月,气始于寒,寒水冰,故冬色黑;中央者,土也,上腾湿润,下伏干燥,其色黄。”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五行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用一个古书中的名词来形容——“相生”,具体来说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热土,土生金”。

从农业方面来看,春季播种,种子埋入泥土之中,这个阶段属于土,因为土是中央之位,承载万物;夏季阳气旺盛,草木茂盛,这个时候属火,火又对应着心脏,因此有“心之气”之称;秋季天气逐渐转凉,此时草木开始变黄,落叶,这是金的开始,又是收获的季节,所以有“金之气”的说法;冬季天寒地冻,水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且冰封万里,此时万物沉寂,唯有水流动的状态,所以又有“水之气”一说。

当然,中医理论中所言的“五行”跟这一说法略有不同,但原理还是相同的,都是试图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来总结归纳出一套适应人体规律的运作模式。

岑耀民岑耀民优质答主

五行,亦作“五形”。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生成的,五者相生相克而构成自然的运动变化。在政论中常以五行指代五种品德。又有人本诸中国古代的数论,以五行为五种数量的基本关系。

木:甲乙木,春季为木,长夏为土。木赖于水,水有根源,木不会枯萎,金能克制木,金来克制木则木必削减,木有水养根,又有土护根,则木根牢固,虽然有金来克制,因为金为木所埋于土中,所以能免受其害。

火:丙丁火、夏季为火,长夏为土.火生于寅,木为火之气,木为火之根,木生于辰,木生于寅旺于卯。火赖于木,木能生火。木根牢固则火能旺盛,木有土为库,又有水为源,故木有源有库,生发旺盛,火必旺盛;但火遇金则立即被消熄,如能将金埋于土中,火则可不受金克。

土:戊己土.长夏为土,季夏为火。土赖木破与水润,木弱则土坚不破,水弱则土干不润,必须有火壮木,壮木之根,木旺则土易破且润,土得水则生化无穷,土又胜水,则水不至于横暴而反为土用;如木旺土薄,金则能泄其气,故必须用火制金则更壮其木,土更易破。

金:庚辛金.秋为金,季夏为火。金赖于火炼,若火弱则金必无力。金生于巳而旺于酉,土旺于申,金赖土生,土生于午,午为火,只要火不断,则土自然不断,金自然不断且坚;土为火之子,水去制火,土自然被泄,金自然无用且弱,只要木能去制土,自然能克水,则火势不减,生土,生金。

水:壬癸水,冬季为水,秋季为金,水生于申而旺于子,金生于巳,金能生水,则水自然不会枯竭。金赖土生,木能克土则金薄水少,金与水之本被木所困,只要用土去克木则土不被泄,自然生更多的金,金自然生水,水自然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