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笔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也是古人对事物归纳总结的一种方式。五行的性质和作用,被用在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等很多学科中。 不少人第一次听到“五行”这个词的时候,都认为是“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字,但其实不然。在东汉《尚书·周书·大诰》中就有提到:“予欲观古人之象,至乃五形,五行,五方,五色,五声,五脏,五气,五味,五志,五数,五运……”汉代的郑玄注疏说:“五形,五金、五木、五火、五土、五水也……五行更王,彼此相制;土自独立,故言五德始终。”“五运更为,通为一家。五时月日,互相推移。”“五常亦曰五行。”
这里提到了“五形”、“五行”、“五数”、“五德”等等。其中的“五行”就是今天的“五行”概念了。 从以上文字记载来看,关于五行的描述古书里有很多,而且各个时代对于五行的描述也是有差异的,但“木火水土金”是永恒不变的内容。这就是因为古人发现四季轮回,春秋冬夏交替必有其规律性存在,于是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分作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每年的惊蛰到来之前,太阳到达黄经315°,此时立春已过十五日,所以每年春分开始,东风解冻,冰雪消融,草木萌芽,万物生长。而到了夏至,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时“阴极生阳,阳极生阴”,自然界的生物开始旺盛成长。秋分时节,太阳再次抵达赤道,昼夜长短均衡,阴阳各半。冬至后,白昼一天比一天短,自然界万物开始蛰伏。雨水之后,阳气渐盛,冰消雪融,草木萌发。如此循环往复,一年四季就产生了。所以《素问·金匮真言论》里说:“所谓春夏生长,秋冬收敛者,此四时生理之常。”
这是五行中的“木火金水”四行形成的内在原因,而“土”行是在“木火金水”四行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产生的。这就是“土生金”、“火生土”、“金生水”、“水生木”,“木又生火”的过程。 也就是说,先有春夏秋冬四时,才有“木火金水土”五行。四时是五行的母体,五行是四时的微观物质基础。二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