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的五行属什么?

养曼凡养曼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治字,金文写作(左上至右下)“攴”、“台”、“又”,是“治”字的本字,其读音也同“治”。金文的“治”字,下面是“台”字,意思是:在台上处理事情。 “台”就是高而平的建筑物,比如亭台楼榭之类。“治”与“台”的关系,就像现在使用的“治”和“治”一样。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推行书同文政策,统一使用秦小篆作为官方文字。秦始皇的“秦”字,上面是一堆“火”,下面是一个“高”字头。这个“高”字头,其实就是“台”字。所以秦字的小篆写法,其实就和治字一模一样了! 汉字的演变是个大话题,这里不多说了。简言之,汉字的形体经过了“篆”“隶”“草”“行”“楷”的发展演变而来的;同时汉字除了用毛笔写在纸上之外,还发展出了印刻技术,也就是雕版印刷术和后来的复印技术。

“治”这个小篆字形,上面是两个“示”字。“示”字在古代是一种表示尊敬的符号。两个“示”字重叠,意思就是:以尊重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处理事情。这就是“治”的字义来源——尊重地对待和处理事情。 所以,古人把治字用在名字里,有表示尊重的意思。比如著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的作者就叫“岐伯”,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说,岐伯跟皇上说话很直接且皇上也尊敬他。再比如三国时的名将张昭,吴大帝孙权亲封他为太傅,张昭有个很有名的弟子叫蒋琬,蜀汉丞相诸葛亮亲自为他起名为琬,这个字有美玉之意,同时也是对他才华的赞赏。至于蒋琬这个名字的来源,据传就是因为他在说话的时候,往往语出惊人而且句句都在点上,好像美玉碰撞发出悦耳的声音一般。

高天华高天华优质答主

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是中国人对世界的基本认识。中国人的世界观,基本上就是五行构成的世界观。这五个字单独拎出来,都代表了现实世界中的某种具体实在的事物,比如说,从字形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金”是金属,“木”是树木,“水”是水,“火”是火,“土”是泥土。但是,当组合起来说“五行”的时候,就不是五个具体的事物,而是关于世界本质的五个抽象的概念了。《尚书·洪范》篇提到五行时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意思是说,“水”的本质是向低处流,“火”的本质是向上烧,“木”的本质是可以弯曲或伸直,“金”的本质是可以更改形态,“土”的本质是可以生长庄稼,这是对这五行性质的界定。同时,每一行都与一种味道相对应,比如水与咸相对应,火与苦相对应等等。我们不打算就“五行”问题加以全面的论述,只是需要知道:这五个字的每一个字在古人那里都不是单纯的字,而是涵盖了无限的内容抽象的概念。我们知道了这一点,也就知道为什么中国人的名字里会经常用到“金、木、水、火、土”这几个字了,那是因为,它具有无穷的意义,寄托了父母对子女的全部期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