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里都代表什么?

萧丽燕萧丽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我很久之前就想过。 也查找了很多资料,但是结果很不理想——没有找到特别满意的答案。 所以只好自己总结了一下,仅供参考。 根据古人的经验,世界由五行组成:金、木、水、火、土。 每一行都代表着一种自然现象(或者叫做自然物),每一种自然现象都对应着人的一种感官:视、听、闻、尝、触。 所以五行其实就相当于五种感性,或者说五种感知。 金就是金属,有质之感; 木是草木,有生命之感; 水是流动之物,有润下之感; 火是发热之物,有炎上之感; 土是承载万物,有中和之感。 因此中医理论中,人有五志:喜、怒、忧、思、恐。 五脏六腑也有五志之分:肝主怒、心主喜、脾主思、肺主忧、肾主恐。 五色五味也有对应关系:青(绿)属木,酸属木;红(赤)属火,苦属火;黄(甘)属土,甘属土;白(辛)属金,辣属金;黑(咸)属水,淡属水。 另外再介绍一个东西,叫做“纳兰词”。 这个网站是把所有的词按照五行来分的,每个词五行属什么它都有注明。 http://www.nalanci.com/5x1.html 我试着把它的网址复制到百度里面搜,居然能出来,可见网上还是有这个站的。

关于五行和五官、五色、五味的联系,在《周易》里有记载: 《说卦传》:“震为雷、为长子,为龙,为玄黄,为旉(fū)。” 旉与福同音,表示平安; 震为雷,声音大; 为长子,身体强; 为龙,行动自如; 为黄色,色彩亮; 为青色,营养足。

所以说,懂得五行之道,就能拥有健康平安的一生啦!哈哈哈…… 是不是觉得很扯……可是古人就是这么想的,不然也不会用这么简单的模型来理解这个世界了。 所以我只能说或许某一方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全盘吸收。

寇彦扬寇彦扬优质答主

木曰曲直,曲直意思是生长、生发弯曲伸直,引申为调达舒畅。春季万象更新,和风甘雨,正是万物生发、一切舒畅调达之时,所以古代思想家将曲直的木性与富于生命活力的春气相类比,把能生发、调畅事物的功能归结为木性,将人体内具有疏通、滋养作用的血液、脏腑、经络、器官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炎上的字面意思是“向上发热”,引申为温热、升腾、明亮。夏季,天气炎热,植物繁茂,一派茁壮成长景象,有旺盛的蓬勃之力。故古思想家将代表热烈、向上特性的火与夏气相类比,把温热、升腾、明亮的功能、作用和性质都归属于火。

土曰稼穑,稼穑的意思为万物得以生长、收藏。秋季,农作物从松软到丰硕,然后被收获归仓,这种从弱到强、从松散到凝聚的变化过程,体现了敦厚、诚信、收获等特性,故把这种特性归结为土德。并且,万物之生长,皆需土的培育,因此,古思想家把生化、承载、受纳的功能归结为“土性”。

金曰从革,“革”从字义上可以理解为除去、改变。本节中“革”的意思引申为变革、肃杀等意义。把“革”从弱小变化到强健的生长过程,联想到秋气的肃杀、变革。并把“革”字中由小到大的力量变化过程引申到“坚”,因此把“坚”也归结为金性。把金定位于秋气。

水曰润下,润下字面意思是“向下流动”,引申为寒冷、滋润、清洁等意义。寒冷、滋润、清洁、流动都是水的功能和特性,因此水性被归结为滋润、清洁、向下、寒冷等。并把水德定位于冬季,因为冬季寒冷,万物潜藏,一切都进入冰冻、寒冷的“潜流”之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