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五行的属性是古代哲学范畴,用现代语言描述就是:金生水;土生金;木生火;火生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简单说,就是相生相克的道理。这个在《黄帝内经》里面有很多阐述,比如:“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脉,其治在皮,其在气(气为阳),其味成酸,此为五脏之气所在。”
这里把人的整体与局部分别进行了论述,五脏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如何相互作用的。中医理论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讲究的是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相互关系的平衡协调,而不是单纯指某一种症状的去求因治疗。 所以中医看病是非常注重整体观的,不像西医那样只盯着局部去治疗。
如果人是一个机械的话,那也是具有复杂体系的机器。 因此要学会用中医思维去看问题。很多病是急不来的,也要避免自己随意使用药物损害自己的身体。 学会运用中医的思维和方法,从调整生活作息、饮食习惯开始,配合适当的运动来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这样才能更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在中医理论中,有“肝心脾肺肾”五脏之说,而五行属性则是和五脏相对应的。金、木、水、火、土合称为五行。分别和肺(金)、肝(木)、肾(水)、心(火)、脾(土)相对应。在我们的生活中,五行又与五种颜色、五种味道、五种情绪等相联系。比如,黄色归脾,苦味入心,过喜伤心等。 五行相生相胜。生,就是助长、促进,胜则是一种制约关系。五行相生的次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胜次序为: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与自然界五气相联系,认为五气入人体分别归入五脏,五脏的生理功能有异,又互相交织,构成一个功能整体。此外,五行学说还用来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比如,当患者出现心痛、目赤、尿血、咯血等症状时,中医师会从“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肺开窍于鼻,其华在毛”等相应的相生相胜关系着手诊治。